侧向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侧向液压冲击脑损模型是一种用于实验室中进行颅脑损伤研究的重要工具。该模型通过向颅腔内快速注入一定数量的生理盐水来导致脑组织变形和移位,从而实现颅脑损伤的目的。液压装置由圆形液柱、打击架、示波器和压力传感器组成。圆形液柱长64cm,直径4.5cm,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连接打击管和压力传感器。致伤时,将整个管道系统充满37℃的生理盐水后封闭,打击锤打击活塞后产生的压力通过打击管内的液体传导至颅腔,作用于组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实验大鼠提前3天单独喂养,并于术前8小时禁食。实验时用3.6%水合氯醛以1ml每100g的剂量腹腔内注射麻醉,并将其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支架上,位于俯卧位。
(2)切开头皮,从左、右侧冠状缝后3mm、矢状缝旁边2mm处,用牙钻行颅骨钻孔,开骨窗直径约3ml。将灭菌打击管用自凝牙托粉固定于骨窗中。
(3)在对侧冠状缝后3mm与矢状缝旁边2mm处开骨窗,直径约15mm,埋入硅胶管15mm,进行颅内压监护,同时监测大鼠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数据。
(4)根据实验分组情况分别施加不同大小的打击力,建立大鼠分级颅脑损伤模型。轻伤组为1313~3313kPa甚至以下;中伤组为3314~5017kPa;重伤组为5018~7313kPa;极重伤组为7314kPa以上。对照组不进行撞击,但实验操作过程完全相同。
该模型具有定量准确的致伤力,可以直接反映脑组织所受的压力。并且,该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复制出轻、中、重度颅脑伤。目前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后神经病理、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行为功能、脑能量代谢、脑血流量和药物疗效判断等方面的研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致伤机制与人类实际受伤机制还存在不一致之处。此外,该仪器复杂,价格昂贵,在国内多数是自行研制和组装。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