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3:49:03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持续性植物神经状态(PVC)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意识障碍,其病人会完全失去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认知,但会保留睡眠-醒来状态。该病由Jennett和Plum于1972年首次提出,对病人及家属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治疗PVC的方法笔者在此不再多说,相信已经有很多医学文献进行了详细讨论。下面笔者介绍一种制作家猫PVC的动物模型的方法。

制作家猫PVC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复制方法比较成熟,也较为稳定。具体操作如下:

1. 实验前准备  选用健康家猫,体重为2.0~2.5kg。给猫注射戊巴妥钠或水合氯醛麻醉,经气管插管后,剪除头部顶部的毛发,消毒手术区域皮肤,开刀。开刀的位置为:矢状缝右侧1.5cm,人字缝前0.5cm,再开一个1cm×1cm的窗口。

2. 病理学操作  在硬脑膜外放置一个囊袋,囊袋内注入1~3ml的生理盐水,同时注意观察放置气囊侧瞳孔是否放大,对侧应正常。监测血压,缝合头部伤口。术后6小时将囊袋取出。

3. 术后护理  术后动物需要给予营养物质和抗生素治疗。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青霉素,庆大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C和雷尼替定,80~120ml/d。3d后插胃管鼻饲,2~4次/d,20~40ml/次。动物术后处于昏睡状态,因此术后3d之内需24h监护,保证动物垫料柔软,室内通风、干燥、恒温。给予抗生素2次/d以预防感染。部分动物可以出现抽搐、癫病、嘶鸣和角弓反张,也可能发生呼吸和心跳暂停。因此动物应小心护理,必要时可给予镇静药。

术后动物的死亡率高于半数,均在5d内死亡。死亡的原因有癫癎、急性颅内出血、心脏衰竭、胃出血、褥疮以及不明原因的死亡。1/3的动物表现为PVS状态。

4. 诊断判断  PVC的诊断标准是:对危险刺激因子无反应,如对敲打不躲闪;有自主呼吸和血压;睡眠觉醒循环不消失;对表述的语言即不理解也不反应;眼睛处于睁开状态;眼球无目的或快速转动;下丘脑和脑干功能正常;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持续一个月以上。

5. 模型特点  该模型的制作方法类似于硬膜外血肿的机制,可模拟PVC的症状。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造模过程中有急性损伤发生,未死亡的动物基本上都处于PVS;所有的动物均有睡眠一觉醒循环,并且在觉醒时处于睁眼状态;术后虽然处于昏迷状态,但生命指征平稳;部分动物模型是不可恢复的,伴随如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潮红和对光反射消失等并发症;意识消失与临床相似。

6. 比较医学  制作家猫PVC的动物模型的优点在于:与临床PVS的诊断标准类似;重复性好,造模简便;可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其不足之处在于:死亡率高(65%),术后由于饲喂及护理困难造成的动物死亡率在10%左右;部分动物术后意识可恢复,因此需要实施2~3次手术。但该模型仍不失为一个较理想的持续性植物状态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