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9 00:23:32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本研究选用体重为12~15kg,年龄为10~24月龄的Beagle犬为研究对象。首先,随机选择犬一侧下颌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实验侧在石膏模型上制作第一、第三前磨牙带环,点焊固定在螺旋扩大器的两端;对照侧则在第三、四前磨牙上制作带环,在第一前磨牙上粘接托槽,并用0.42mm×0.61mm不锈钢方丝连接各部件。接着,给动物按0.6mg/kg体重的剂量注射30g/L戊巴比妥钠完全麻醉,并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实验侧行牙槽间隔减阻术,之后双侧黏结实验装置。实验侧每天旋转加力2次,每次1/4圈(0.25mm),持续14天。对照侧在第一、四前磨牙间置镍钛螺簧,加力1.96N,持续14天后结扎进入保持期。每侧在预定的实验日进行X线检查拍片,之后取标本进行切片,HE染色和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Mc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采用彩色病理图像免疫组化测量系统对每张免疫组化染色后的切片作BMP定量分析。

(2)模型特点

经过X线观察和病理学分析,本模型制作对动物健康无不良影响,未发现明显的根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和支抗丧失等不良反应。2周时,实验侧张力侧牙周膜显著增宽,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丰富,血管扩张,有散在的血细胞;牙槽骨侧新生板状骨沿牵张力方向呈指突状,其表面排列有单层成骨细胞,新骨与原有牙槽骨间骨沉积线明显;牙骨质侧可见一层新生牙骨质,其上可见成牙骨质细胞。压力侧牙周膜间隙变窄,无细胞的均质状透明样变性区较少见,多为组织的水肿和细胞的空泡样变;间隔骨表面已可见较多的破骨细胞及骨吸收陷窝。3周时,实验侧张力侧牙周膜稍宽,细胞仍较丰富;牙槽骨侧新生板状骨相互连接呈松散的网状,可见大的骨髓腔,表面排列一层成骨细胞。压力侧牙周膜宽度稍窄,细胞成分增多,组织水肿减轻,原有致密间隔骨逐渐消失,代之以疏松的骨质。6、8周时,实验侧张力侧牙周膜已基本恢复正常,牙槽骨侧新生骨连接成编织状,骨小梁粗大,随时间钙化增强。压力侧亦为同样的表现。BMP McAb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MP分布在牙周膜区域,尤其是在邻近牙槽骨及牙骨质区域染色呈强阳性。总的来说,牙周膜牵张成骨可大大提高牙齿移动速度,成骨活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正畸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3)比较医学

本研究所采用的牙周膜牵张成骨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提高正畸牙齿移动速度,而BMP作为骨生长的促进因子,在该方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除了BMP外,还有其他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素参与了成骨过程,而本研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牙周膜牵张成骨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