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小鼠氟斑牙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9 00:25:02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这里介绍一种复制氟斑牙模型的简单方法。首先需要使用20~25克的KM小鼠,每天饲喂常规颗粒饲料。然后使用去离子水配制氟化钠溶液100mg/L给小鼠饮用,每天每只鼠4~6克。在饮用氟化钠溶液的第15、30和45天时,使用肉眼活体检查小鼠的上下切牙,并按照0~3级标准分级记录。其中0级表示正常鼠牙,橘黄或棕黄色,半透明;1级表示牙表面细小规则的棕、白色相间横纹;2级表示不规则棕、白色相间横纹,棕色横纹部分中间消失,其间距(白色带)增宽而不规则;3级表示大部分棕色横纹消失,整个牙面呈白粉笔样,常伴牙缘缺损。在饮用氟化钠溶液的第45天时,需要取出切牙固定液固定,脱钙,作常规病理组织切片,使用光镜下检查。

(2)模型特点

造模30天左右后,模型动物出现1级或2级氟斑牙,45天后动物切牙大部分均出现典型的氟斑牙。氟斑牙表现为大部分棕色横纹消失,整个牙面呈白粉笔样,表面有细小凹坑,并有牙缘缺损。在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中,动物切牙成釉细胞扭曲变形,出现特征性的细胞内黑色颗粒及空泡,托姆斯突不规则,受异位物质压迫影响釉基质的分泌矿化。由此可知,本方法复制的模型具有造模时间短、造模费用低、重复性好、模型成功率高等特点。

(3)比较医学

在临床上,人类氟斑牙是由于牙齿形成过程中机体持续摄取过多的氟而导致牙釉质矿化及发育异常。然而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建立理想的慢性氟中毒引起的氟斑牙动物模型非常必要。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虽然其他实验动物也可复制氟斑牙模型,但是根据模型的疾病特征和使用效果来看,大鼠和小鼠是建立氟斑牙动物模型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氟斑牙是机体氟中毒后首先出现的症状体征,也是氟中毒诊断的可靠指标之一。本方法建立的氟斑牙模型,在造模原理和模型的病理变化特点上均与人体氟斑牙相似,是人类氟斑牙的发病机制和氟骨病的预防治疗等方面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