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大鼠尖周病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9 00:26:06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为了制作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首先需要用40mg/kg体重的剂量给体重在250~300g的成年大鼠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随后,通过使用涡轮机磨去每只动物的第一磨牙牙冠,以此暴露出牙髓。在造模后的第7周和第8周,分别处死模型动物,并切取含有实验牙和尖周组织的较大组织块,进行常规的组织处理,最终制作成根尖组织切片并进行光镜下的观察。根尖周炎病理分级标准分为0级至3级,其中0级表示根尖周无炎症,1级表示根尖周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2级表示根尖周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并有骨吸收,3级表示根尖周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有脓肿形成,根尖牙骨质及牙槽骨吸收严重。

(2)模型特点  通过使用上述的方法制作大鼠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在造模后的第7周和第8周时,几乎所有的动物均表现出2级或3级尖周炎。对于整体模型的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模型动物根尖周有较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根尖牙骨质及牙槽骨明显吸收,同时,牙髓也发生了坏死,甚至形成了脓肿。制作这种模型的方法非常简便易行,同时,造模的费用也比较低廉,模型成功率也较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大鼠磨牙髓腔相对较小,极易造成髓底穿通,因此制作模型时只需要磨去牙冠表面,就可以暴露出牙髓。

(3)比较医学  在临床上,人类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多发病,建立一个理想的根尖周炎动物模型,对于探讨根尖周炎的发病机制以及筛选根管治疗药物和根充材料的实验研究都非常重要。大鼠颌骨骨质密度和钙化程度较低,抗感染能力较差,所以本模型在露髓仅7周时就会出现显著的尖周炎症状,第8周时就会有更多的根尖周脓肿形成,这表明大鼠牙髓暴露在口腔环境中会形成根尖周炎模型,且与人类根尖周炎发生的情况非常相似。虽然猴牙和人牙在牙形态、牙数目和根管形态数目方面非常相似,因此,猴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根尖周炎实验动物,但由于猴的价格昂贵、数量有限,实验的限制条件也较多。相比而言,大鼠形体较小,容易操作,价格也更低廉,同时,大鼠的第一磨牙形态和人类的磨牙非常相似,因此,建立大鼠根尖周炎模型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尖周炎发病机制,值得推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鼠的磨牙根管较狭小,因此对该模型的应用范围有所限制。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