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眼球内陷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改写方法 麻醉2.0-3.0kg体重成年猫,注射氯胺酮20mg/kg,安定2.5mg/kg达到麻醉状态。钝性分离破坏眶隔和骨膜,使眶内软组织嵌顿出到筛窦内,从而在眼球上造成眼球内陷。内毗皮肤切口暴露眶内侧壁进行治疗,使用血管钳轻压来穿破筛骨底板,咬骨钳咬出宽和高均为1.0-1.5cm的骨壁缺损。而下睑缘皮肤切口暴露眶下缘,则可达到前部眶底缺损效果。后部眶底缺损则切除后部咬肌,使产生宽和高均为1.0-1.5cm的缺损,从而用于动物模型制作中。
(2)特点说明 通过制作本模型,发现眶内侧壁骨折缺损的动物眼球内陷比例最高(达85%),这表明眶内侧壁骨折缺损可将眶内容物嵌顿到筛窦内,从而使眼球的轴线后眶腔容积增加,导致眼球内陷。另一方面,制作前部眶底缺损的动物,发现大部分都未发生眼球内陷,这表明眼球轴线前的眶腔容积改变不会引起眼球位置改变,也不会产生眼球内陷。制作后部眶底缺损的动物,发现大约40%的动物会出现眼球内陷,表明眼球轴线后的眶腔容积增加是可以导致眼球内陷的。
(3)医学应用 眼眶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外伤,往往会导致视觉功能失调和颅面畸形,不过眼球内陷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眼眶骨折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明确眼球内陷的发生机制并早期判断眼眶骨折后是否发生眼球内陷对于制定临床上的治疗方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一般认为眼球内陷的发生是因为眶底和眶内侧壁骨折时裂开外移,从而使骨性眶腔容积扩大;骨壁破裂缺损后,眼神经管内软组织岔入到上颌窦和筛窦内,导致眼内软组织容量减少;眼外肌、肌鞘和软组织瘢痕形成和瘢痕挛缩等因素。本研究中使用的眶内侧壁缺损治疗方法,其表现与临床症状相似,因此可以作为眼球内陷动物模型研究的理想参考。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