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瘢痕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corneal scar)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 为了制作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使用体重为2~3kg的健康的青紫蓝兔,用氯胺酮进行麻醉。然后,使用能量密度分别为127、102、51和31J/cm2的连续CO2激光原光(d=0.5cm)垂直照射角膜中央1小时。可以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来观察兔眼的照射。之后每天使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持续30天左右,以形成角膜瘢痕。
(2)模型特点 本模型方法采用CO2激光烧灼法,相较于其他方法,提高了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的成功率。分别以能量密度127、102、51和31J/cm2的连续CO2激光照射兔眼,可以获得深入眼球前部结构、角膜全层以及角膜浅层和深层的热损伤。除了第一个剂量组外,损伤面积均局限在照射光斑范围内。在30天左右形成角膜瘢痕,且同一剂量组内的热损伤及瘢痕范围均比较接近。
(3)比较医学 明显的生物组织对波长为10.6μm CO2激光的吸收系数很高。而CO2激光的生物作用机制主要是热作用。当低能量输出、短时间照射时,CO2激光能量的98%被角膜最初的40μm厚度所吸收,主要被上皮细胞吸收。这引起了很小的热扩散。本模型方法采用CO2激光烧灼法复制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造成了深入眼球前部结构、角膜全层、角膜深层及角膜浅层的热损伤。损伤面积略大于光斑面积,形成很小的热扩散。模型动物的角膜损伤程度及形成瘢痕的大小范围均比较接近,说明以能量密度在31~102J/cm2的CO2激光可以成功地复制不同程度的角膜创伤及瘢痕模型。这种操作方法简便,复制成功率也较高。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