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实验模型
(1) 建立模型的方法:
选择体重为14-16克、4-6周龄的Balb/c雌性小鼠,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然后用1ml注射器针头对小鼠眼角膜上皮进行田字形切割,接着滴入5μl 2×100000000PFU/ml单纯疱疹病毒(HSV-1RE株)液。也可以选择体重为2.0-3.0kg的家兔,注入三分之一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剂,将1ml病毒株液滴在角膜上皮切割的表面。
(2) 实验模型的特点:
经过3天的感染,小鼠眼角膜透明度下降。7天后,角膜出现混浊,透明度下降。家兔眼角膜则出现树状角膜上皮炎,严重者可发展为地图状角膜溃疡。
(3) 与医学比较: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疾病,其发生率和致盲率高居角膜疾病的首位。该模型操作简便、周期较短,短时间内可批量制备,接种病毒48小时后即可观察到典型的树枝状角膜上皮炎。该模型灵敏度强,反应具有均匀性和一致性。48小时后,出现典型的树枝状角膜上皮炎。通过该模型,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在早期快速清除病毒和抑制角膜炎症的情况,为药物疗效的客观、准确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2 细菌性角膜炎的实验模型
(1) 建立模型的方法:
选用2.0-2.5kg的家兔,饲养适应一周,确认双目无异常后,在兔眼中滴入速眠新,进行全角膜环行创伤后,再在眼睑上滴入0.1ml绿脓杆菌或化脓性链球菌液,用于感染。
(2) 实验模型的特点:
在接种细菌后24小时,兔子角膜即可出现典型的角膜炎症状。在第1、3、5天时,细菌培养均会呈阳性状态。在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可以看到角膜水肿、充血,上皮细胞剥脱与溃疡伤口没有愈合的现象,且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3) 与医学比较:
角膜没有血管,其营养来源于房水、泪腺和角膜边缘的毛细血管。当细菌对角膜产生炎症时,上皮层及实质层的细胞会释放蛋白水解酶,导致角膜溃疡深度增加并扩大,结膜和泪腺也会参与炎症反应,表现为结膜出现红肿充血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白细胞增多。泪液可以冲洗结膜囊和角膜表面,泪液中含有某些抗菌性溶解酶、免疫球蛋白等可对一些病菌产生杀菌作用。但机体修复快慢与角膜损伤深浅、受到细菌毒力强弱影响以及细菌感染量的大小有关。该模型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容易操作,可用于眼科抗菌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