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输尿管内置管建立兔单侧输尿管梗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0 10:03:35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针对体重2~3kg的新西兰兔,经过静脉按摩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并且用Allis钳固定输尿管,将F2导管倒插入输尿管近端2~3cm,在此基础上使用菊糖溶液注射模型兔,最终获得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在此手术过程中,导管插入距离需要在2~3cm之间,避免对肾盂和肾实质造成伤害,以免手术失败。对于采集尿液,需要收集梗阻侧和无梗阻侧肾盂尿,以及其他血液标本,如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然后取肾脏标本进行处理。

(2)模型特点  在模型制备的过程中,梗阻侧输尿管尿液中的菊糖浓度降低,而TGF-β1的浓度升高,表明梗阻侧肾脏存在功能损伤,并且分泌TGF-β1的数量明显增加。对于肉眼观察,梗阻侧肾脏体积增大,肾盏和管腔扩大。对于镜下观察发现,梗阻侧肾脏的间质部分充血和水肿,并且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对于肾髓质间质的观察,则可发现其充血、水肿,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对于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组织形态,基本保持正常。在模型制备过程中,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病理变化可通过梗阻侧肾脏尿液菊糖浓度的变化准确反映出来;而肾脏组织的纤维化则表现为TGF-β1持续过度表达的情况。本模型具有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标本反复收集的特点,可用于动态研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3)比较医学  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肾损伤模型以进行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为其主要特征,且伴有散在肾小球病变,但不会出现高血压和脂质代谢异常。在临床上,单侧输尿管梗阻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随着病程进展,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可能会发生,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纤维化是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组织受多种不同成分(ECM)积聚的原因之一,这些成分包括纤维黏蛋白(FN)、Ⅰ、Ⅲ、Ⅳ型胶原和硫酸表皮素蛋白多糖(Biglycan)等。在一系列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改变与这些ECM成分的合成和代谢的调节密切相关的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TGF-β1通过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促进细胞合成胶原蛋白、纤维蛋白、层蛋白以及蛋白多糖等,调节组织正常的修复过程,其中其过度生成则会导致慢性纤维化。通过改进传统单一性输尿管结扎的方式,本模型采用F2导管倒插入输尿管近端2~3cm的方式制备模型动物,也可获得与传统方法相似的梗阻动物模型。同时,该模型通过梗阻侧导管尿液中的菊糖浓度降低和TGF-β1浓度升高等表现,可用于动态和重复性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