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0 10:51:21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模型制作  为了制作小鼠慢性支气管炎的模型,我们将实验小鼠置于一个大小为10L的下口瓶中。在瓶盖上留一个直径为1.5cm的通气孔,然后通过连接一个三通管,将50ml注射器和点燃的香烟连接到瓶子上。烟雾浓度约为4%,每次吸入400ml的香烟烟雾,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烟熏,前10天,每天烟熏2次,后10天,则每天下午烟熏一次。整个模型制作的全程只需要20天即可使小鼠出现慢性支气管炎。

(2)模型特点  通过光镜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模型小鼠的气管及各级支气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较少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上皮可见纤毛倒伏、粘连或脱落,纤毛细胞出现变性、坏死或脱落。支气管中的黏膜上皮杯状细胞明显增多,胞体增大,胞质内含丰富的黏蛋白颗粒。支气管管腔内有较多的分泌物以及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各级气管的小血管周围也可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呈“套袖状”。肺泡隔增宽,内有炎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边缘可见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电镜观察见各级支气管的上皮纤毛明显减少、凌乱,纤毛“9+2”结构模糊,胞浆电子密度降低,有的出现脂滴及水肿区。核膜及细胞膜结构不清,可见核固缩现象。线粒体肿胀、嵴疏松甚至空泡样变。内质网扩张,游离核糖体减少,可见大量次级溶酶体。在细支气管黏膜下层偶见结缔组织增生,肺泡上皮受损轻微,Ⅰ型细胞轻度肿胀,Ⅱ型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这些特点与人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非常相似。

(3)比较医学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为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后逐渐发展而成。采用定时定量,先重后轻的烟熏方法既简便又能促使病变早期形成,也证实了长期被动吸烟同样能引起小鼠呼吸道的严重损伤。与人体相似,香烟烟雾中的多种成分,如CO、甲醛、乙醛、丙烯醛、氧化氮、氰化物等,能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其功能及形态结构损伤。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下一篇:吸烟动物模型 上一篇:肺气肿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