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吸烟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0 10:53:16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了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它们置于通气柜中,然后让它们接受香烟的烟雾暴露。实验中,每天给大鼠2次吸16支香烟,烟雾浓度控制在7%左右,每次烟雾暴露持续时间为30分钟,烟雾暴露间隔时间为4小时,连续进行75天,即可成功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在实验期间,我们定时使用小动物肺呼吸功能测定仪对大鼠进行肺功能测定,这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静息每分钟通气量(VE)、呼气峰流速(PEF)等指标。

(2)模型特点  我们的实验利用香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直接损伤肺泡上皮,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聚集与活化。这样一来,一方面释放氧自由基与蛋白酶类使气管上皮氧化负担加重,造成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另一方面抑制抗蛋白酶类的活性,破坏蛋白酶与抗蛋白酶之间的平衡。最终,我们建立了COPD大鼠模型。这样,我们可以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模型大鼠肺部有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气管壁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壁变薄或断裂,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融合成肺大泡。该模型经过肺功能测定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后,符合COPD的病理生理特征。大鼠的呼吸功能和形态学改变与人类的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病症的特点相符。

(3)与医学的比较  我们知道,COPD是人类临床上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其病变特征共包括气道黏膜下腺体肥大,分泌功能亢进,杯状细胞数量增多,黏膜上皮局灶性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明显扩大,肺泡壁断裂,有部分肺大泡形成。COPD的主要诱因为吸烟、有害粉尘、感染、烟雾以及污染气体直接接触等,且大多数为慢性过程。因此,符合临床实际的COPD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特点:①造模因素与临床COPD常见诱因基本一致。②必须有气流阻塞存在,小气道阻力增高,肺动态顺应性下降。③气道重建。④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我们的模型采用吸烟烟雾熏建立,符合人类COPD的实际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模型可以用于COPD病症的研究,比如采用吸入SO2或用吸烟烟雾熏建立的动物模型。虽然除大鼠外,猪、马、兔、非人灵长类等都能作为COPD动物模型,但由于啮齿类动物的基因测序已完成并与人类基因组相近,同时针对其体内的生物酶都已有完整的抗体和探针可以开展定量和定位研究。因此啮齿类动物是人类COPD模型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