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诱发肝硬化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刻方法 为了研究长期酗酒诱发的肝硬化,我们使用成年狒狒作为模型动物,并将Liebert-Decarh乙醇液体饲料作为饲料,该饲料配方包括酪蛋白、L-胱氨酸、DL-蛋氨酸、玉米油、橄榄油、亚油酸等成分。动物被饲喂该饲料连续24个月,期间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
(2)模型特点 通过比较模型动物肝脏的组织结构,发现肝脏出现脂肪浸染、间质炎症和纤维样变化,其中1/3动物出现了明显的肝硬化。
(3)比较医学 人类肝硬化的病因之一就是长期过量饮酒。乙醇自胃肠道被吸收后进入肝脏,脱氢酶及微粒体氧化系统作用下氧化为乙酸。在这一过程中,辅酶A(NAD)转化为还原型辅酶A(NADH),导致肝内三羧酸循环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弱、脂肪酸氧化减少、合成增加。当脂肪酸和三酰甘油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时,在肝内蓄积导致肝组织脂肪浸染,发生间质炎症和纤维样改变,进而诱发肝硬化。本模型的建立和成功复制证实了长期过量饮酒确实能够诱发肝硬化,并提示上述机制是导致肝硬化发生的一种可能途径。本模型的特点与人类酒精性肝硬变病理特征相符。但实验动物昂贵,复制时间长而管理难,这严重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和使用。此前,单纯通过喂饲酒精食料难以复刻大鼠肝硬化模型,因此有人认为乙醇诱导肝硬化只能在有营养缺乏并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发生。同时,乙醇本身能增加机体对胆碱的需求量,而胆碱缺乏也能导致肝硬化。因此,酒精性肝硬化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采用多因素协同的方法进行复刻,例如乙醇与CCl4联合应用。乙醇能诱导P450活性从而增加CCl4的肝毒性,在乙醇的致肝脂肪变作用下使用CCl4能加速肝细胞坏死,使造模时间明显缩短,可同时减少两者剂量以降低药物副反应与动物的不耐受现象。有报道称小鼠使用该方法60天即可致肝硬化,该方法具有肝硬化稳定、分期明显、动物死亡率低等特点。此外,如采用高脂低蛋白食物与乙醇和CCl4模拟,以玉米面为饲料,加20%的猪油和少许胆固醇,用30%的酒精作为唯一饮料,每隔3天皮下注射40%的CCl4油剂3-5毫升/公斤体重,6周后即可形成肝硬化。该方法操作简单,成功复刻率高(100%)且死亡率低(20%)。此外,如以苯巴比妥钠与酒精和CCl4联合应用模拟,先以含苯巴比妥钠的溶液替代饮用水让动物自由饮用2周,随后皮下注射50%~60%的CCl4油溶液,同时以10%~30%的乙醇溶液为其唯一饮用水,结果9周后病理检查假小叶形成率达90%以上。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