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恶唑酮(Oxazolone)诱发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2 17:39:00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本实验采用BALB/c小鼠,7~8周龄,体重25~30g。首先剃毛皮肤(2cm×2cm),然后将3%恶唑酮(溶解于100%乙醇中)0.2ml涂搽于剃毛处,隔天重复1次,连续涂搽5天。第6天,将直径2mm的硅胶管从肛门插入肠道深处约4cm处,注入1%恶唑酮(溶解于50%乙醇中)0.15ml。随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大便性状和便血情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在灌肠后24h、3, 7, 14, 21d时,分别处死动物,分离结肠进行形态学检查和MPO活性及细胞因子含量测定。

DAI评分标准:

  1. 体重、大便性状、隐血或血便均正常:0分。
  2. 体重下降1%~5%,大便性状、隐血或血便均正常:1分。
  3. 体重下降5%~10%,大便糊状,隐血阳性:2分。
  4. 体重下降10%~15%,大便半稀,隐血阳性:3分。
  5. 体重下降大于15%,大便水样,血便:4分。

组织学损伤程度评分标准:

  1. 上皮损伤和溃疡形成评分:无:0分;糜烂(黏膜下层):1分;溃疡(肌层):2分;溃疡(浆膜层):3分。
  2. 水肿评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3. 淋巴、单核、浆细胞浸润评分:无:0分;轻度(黏膜下层):1分;中度(肌层):2分;重度(浆膜层):3分。
  4. 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无:0分;轻度(黏膜下层):1分;中度(肌层):2分;重度(浆膜层):3分。
  5.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评分:无:0分;轻度(黏膜下层):1分;中度(肌层):2分;重度(浆膜层):3分。

(2)模型特点

本模型灌肠后24小时即出现体重下降和腹泻,第3到4天时腹泻达高峰,部分动物出现肉眼血便,腹泻持续约1周后逐渐转为软便,2周后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同时,远端结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可见连续性病变分布,镜下表现为上皮细胞缺失、糜烂和浅溃疡,杯状细胞减少,腺体密度减低。炎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黏膜固有层可见多种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1周后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可见少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结肠炎症可持续2周左右。

(3)比较医学

恶唑酮是一种半抗原,通过皮肤树突状细胞强有力的抗原递呈,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上的抗原递呈给CD4+T细胞,从而导致肠道炎症。采用恶唑酮诱发动物结肠炎是新近建立起来的一种类似于人类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本模型通过涂搽和灌肠给予恶唑酮,可较好地复制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过程,具有制模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很好的手段,同时也可用于药物活性和疗效的评价。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