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2 17:50:26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本研究使用成年大鼠作为模型动物,实施TNBS诱导结肠炎的方法。首先,禁食不禁水48小时,使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然后采用新生儿胃管从肛门插入肠道深约8厘米,注入含有30毫克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acid,TNBS)的溶液。该溶液是由0.6毫升5%的TNBS和0.3毫升100%无水乙醇组成的0.9毫升溶液。注射完成后,让动物醒来并放入清洁环境中接受常规饲养。每日观察动物的神态、食欲和体重变化等情况,定期处死并取出结肠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首先对结肠外观进行肉眼大体检查,然后从距肛门1、3、8厘米处分别取出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病变最严重的肠段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光学显微镜检查。

(2)模型特点  本模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模型动物在注药后出现了多种症状,并且在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注药后1天,模型动物出现懒动、厌食、腹泻等症状,大便变暗红色,并在隐血试验中呈现强阳性反应。观察结肠外观时可以看到结肠变为褐黑色,肠壁充血、水肿,有多发大片糜烂灶,轻微粘连。3天后,下段结肠肠壁严重节段性糜烂、坏死,有多个溃疡形成,肠壁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7天时,糜烂及坏死有所减轻,但出现多发性的深大溃疡,重度粘连;14天时,结肠表面呈现类似阿弗他样的浅表溃疡及铺路石样改变,原有的深大溃疡已开始愈合;21天时,肠段病变明显好转,溃疡完全愈合,但肠壁增厚,病变肠道部位狭窄;28天时,肠壁已无溃疡,但肠壁仍较正常增厚。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注药后1天,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了弥漫性的出血性炎性病变,上皮组织坏死严重,并伴有黏膜下水肿。3天后病变进一步加重,炎症扩散到全层的透壁性,形成了深达肌层的大溃疡。7天后炎症进一步加剧,溃疡口呈明显裂隙状。14天后,肉芽组织形成,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减轻。21天后,溃疡已经愈合,但炎症仍然存在,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28天后,除病变最严重部位以外的切片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3)比较医学  克罗恩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肠道多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本实验的免疫学模型可以为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手段。TNBS作为半抗原,是破坏肠黏膜屏障后进入肠道组织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的发生。经过TNBS诱导注射后,模型动物出现了结肠变黑、肠壁充血水肿、糜烂灶等病理表现,与人类克罗恩病的病变特点相似。本模型具有较短的造模周期、方法简便易行、个体差异小、炎症持续时间长、成模率高等优点。因此,本模型可以作为评估新型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之一。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