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显示屏表面抗小球冲击测试

首页 > 业务领域 > 检测项目 浏览: 发布日期:2025-08-10 09:00:18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信息概要

显示屏表面抗小球冲击测试是模拟显示屏在日常使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小球冲击(如掉落的小物件、碰撞的颗粒等)场景,通过规定质量、高度和次数的小球撞击,评估其表面抗冲击性能的关键检测项目。该测试直接关系到显示屏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能有效识别表面易损区域(如边缘、角落)、验证材料抗冲击设计合理性,是预防因冲击导致破裂、划痕、功能失效等问题的重要手段。符合GB/T、ISO、IEC等行业标准要求,是产品研发定型、批量生产质量控制及市场准入的必检项目,对于保障消费者使用体验、维护企业品牌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

小球冲击次数:检测显示屏表面在规定小球冲击次数下的损坏情况,评估抗冲击耐久性,次数越多表示耐久性越好。

冲击小球质量:确定用于冲击测试的小球质量(如钢球、塑料球的质量),是计算冲击能量的核心参数之一,确保测试条件一致性。

冲击高度:测量小球从释放到撞击显示屏表面的垂直高度,通过公式E=mgh计算冲击能量,高度越高则冲击能量越大。

冲击点位置:指定显示屏表面的冲击点(如几何中心、四条边缘中点、四个角落),评估不同区域的抗冲击性能,边缘与角落通常为薄弱环节。

冲击角度:记录小球撞击显示屏表面的角度(如0°垂直、30°倾斜、45°倾斜),分析角度对冲击应力分布的影响,倾斜角度越大越易导致局部损坏。

显示屏表面硬度:使用硬度计测试显示屏表面材料(如玻璃、亚克力、蓝宝石)的硬度,硬度是抗冲击性能的基础指标,硬度越高越难被冲击损坏。

表面涂层附着力:通过划格法或胶带法测试显示屏表面涂层(如防刮涂层、防指纹涂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防止冲击后涂层脱落影响外观与性能。

冲击后裂纹长度:使用游标卡尺或显微镜测量冲击后显示屏表面裂纹的最大长度,裂纹越长表示损坏程度越严重,直接反映抗冲击能力。

冲击后碎片数量:统计冲击后显示屏表面产生的可见碎片数量(如玻璃碎片、塑料碎片),碎片越少表示抗冲击性能越好,降低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冲击后透光率变化:使用透光率仪测量冲击前后显示屏的透光率,计算变化率,透光率下降越多表示光学性能受损越严重。

冲击后电性能指标:使用亮度计、对比度计等仪器测试冲击后显示屏的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色坐标等电性能,评估功能是否正常。

小球材质:确定冲击小球的材质(如钢、塑料、橡胶、陶瓷),不同材质的硬度与弹性模量不同,对冲击效果影响显著(如钢球冲击力更大)。

小球直径:测量冲击小球的直径(如5mm、10mm、15mm),直径越大则冲击面积越大,压力分布越均匀,但大直径小球更易导致整体变形。

冲击速度:通过高速摄像机或传感器计算小球撞击显示屏表面时的速度,速度越高则冲击动能越大,直接影响损坏程度。

缓冲材料厚度:若显示屏表面有缓冲层(如橡胶垫、泡沫层),测量其厚度,评估缓冲层对冲击能量的吸收效果,厚度越大缓冲效果越好。

基底材料强度: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显示屏基底材料(如钢化玻璃、聚碳酸酯)的弯曲强度或拉伸强度,基底强度是抗冲击的核心支撑,强度低则易断裂。

冲击能量:通过小球质量、冲击高度计算冲击能量(单位:焦耳),是衡量冲击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用于制定产品抗冲击等级(如1J、2J、5J)。

表面粗糙度:使用粗糙度仪测试显示屏表面的粗糙度(如Ra值),粗糙度越高越易产生应力集中,降低抗冲击性能。

冲击后翘曲变形:使用平整度测试仪测量冲击后显示屏表面的翘曲度(如最大翘起高度),翘曲变形会影响显示屏与设备的装配精度。

边缘抗冲击性能:专门针对显示屏边缘区域(如边框内侧10mm范围内)进行冲击测试,评估边缘的抗冲击能力,边缘因结构薄弱更易损坏。

角落抗冲击性能:专门针对显示屏四个角落(如顶点向内10mm范围内)进行冲击测试,角落因应力集中更易产生裂纹,是重点测试区域。

多次冲击后的累积损伤:按照规定次数(如10次、20次、50次)重复进行冲击测试,观察累积损伤情况(如裂纹扩展、碎片增加),评估长期抗冲击性能。

高低温环境下的冲击性能:将显示屏置于高温试验箱(如60℃±2℃)或低温试验箱(如-20℃±2℃)中恒温2小时后,立即进行冲击测试,评估温度对材料韧性的影响(低温易变脆)。

湿度环境下的冲击性能:将显示屏置于高湿度试验箱(如90%RH±5%,25℃)中恒温恒湿48小时后,进行冲击测试,评估湿度对表面材料(如涂层、基底)的腐蚀影响。

冲击后表面划痕:使用显微镜检查冲击后显示屏表面是否有划痕(如线性划痕、点状划痕),评估表面抗刮擦与抗冲击的综合性能。

小球反弹高度:使用高度测量仪测量冲击后小球的反弹高度,反弹高度越低表示显示屏吸收的冲击能量越多,抗冲击性能越好。

基底弯曲强度: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显示屏基底材料的弯曲强度(单位:MPa),弯曲强度低的基底易在冲击下发生弯曲断裂。

表面应力分布:使用光弹仪或应力测试仪分析显示屏表面的应力分布情况,应力集中区域(如冲击点周围)更易产生裂纹。

冲击后电连接可靠性:使用显示屏电性能测试仪测试冲击后电路的通断性、信号传输稳定性(如有无闪屏、黑屏),避免因冲击导致电路故障。

长期老化后的冲击性能:将显示屏置于紫外老化试验箱(如UVB 313nm,60℃)或热老化试验箱(如85℃)中老化100小时后,进行冲击测试,评估老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如涂层脱落、基底变脆)。

模拟真实场景冲击:使用定制化小球(如用户使用中常见的小物件,如钥匙、硬币、塑料颗粒)进行冲击测试,更贴近实际使用情况。

检测范围

手机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台式电脑显示器,智能电视显示屏,智能手表显示屏,智能手环显示屏,智能眼镜显示屏,车载中控显示屏,汽车仪表盘显示屏,导航仪显示屏,工业控制触摸屏,医疗设备显示屏(如监护仪、超声仪),POS机显示屏,ATM机显示屏,自助终端显示屏(如地铁售票机、机场值机台),游戏机显示屏(如PS5、Switch),无人机机载显示屏,机器人示教器显示屏,智能家电显示屏(如冰箱、空调控制面板),户外广告显示屏,数字标牌显示屏,电子阅读器显示屏(如Kindle),掌上游戏机显示屏(如Game Boy),健身器材显示屏(如跑步机、动感单车),虚拟现实(VR)设备显示屏(如Oculus),增强现实(AR)设备显示屏(如Hololens),混合现实(MR)设备显示屏,智能后视镜显示屏,儿童玩具显示屏(如电子积木、故事机),可穿戴设备显示屏(如智能衬衫、智能鞋),工业机器人显示屏,医疗手术设备显示屏,飞机座舱显示屏,船舶导航显示屏,轨道交通显示屏(如地铁车厢、高铁站台),军用设备显示屏(如战术终端、雷达屏幕),户外监控显示屏,智能手表表带集成显示屏,折叠屏手机显示屏,柔性屏设备显示屏。

检测方法

落球冲击试验方法:将规定质量的小球(如10g钢球)从规定高度(如1000mm)自由下落,撞击显示屏表面,观察是否有裂纹、碎片等损坏。

重复落球冲击试验方法:按照标准规定次数(如10次)重复进行落球冲击,每次冲击同一位置,记录每次冲击后的损坏情况(如裂纹扩展、碎片增加)。

倾斜落球冲击试验方法:调整落球冲击试验机的倾斜角度(如30°、45°),使小球倾斜撞击显示屏表面,测试不同角度下的抗冲击性能。

定点落球冲击试验方法:使用定位装置将小球对准显示屏表面的特定点(如中心、左上角),确保每次冲击位置一致,评估该点的抗冲击能力。

变高度落球冲击试验方法:从低到高逐渐增加冲击高度(如从200mm开始,每次增加100mm),直到显示屏表面出现损坏,记录临界冲击高度。

变质量落球冲击试验方法:从轻到重逐渐增加小球质量(如从5g开始,每次增加5g),直到显示屏表面出现损坏,记录临界冲击质量。

高温环境落球冲击试验方法:将显示屏置于高温试验箱(60℃±2℃)中恒温2小时,取出后立即进行落球冲击测试,评估高温对材料韧性的影响。

低温环境落球冲击试验方法:将显示屏置于低温试验箱(-20℃±2℃)中恒温2小时,取出后立即进行落球冲击测试,评估低温对材料脆性的影响。

高湿度环境落球冲击试验方法:将显示屏置于高湿度试验箱(90%RH±5%,25℃)中恒温恒湿48小时,取出后进行落球冲击测试,评估湿度对表面材料的腐蚀影响。

紫外老化后落球冲击试验方法:将显示屏置于紫外老化试验箱(UVB 313nm,60℃)中老化100小时,取出后进行落球冲击测试,评估紫外老化对涂层与基底性能的影响。

热老化后落球冲击试验方法:将显示屏置于热老化试验箱(85℃)中老化100小时,取出后进行落球冲击测试,评估热老化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反弹高度测量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或激光高度测量仪记录小球冲击后的反弹高度,计算反弹率(反弹高度/冲击高度),反弹率越低表示能量吸收越好。

裂纹长度测量方法:使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或显微镜(放大100倍)测量冲击后显示屏表面裂纹的最大长度,精确到0.1mm。

碎片数量统计方法:使用镊子收集冲击后显示屏表面的所有碎片(如大于1mm的碎片),用电子天平称重或直接计数,统计碎片数量。

透光率变化检测方法:使用透光率仪(精度0.1%)测量冲击前后显示屏的透光率,计算变化率(ΔT=|T后-T前|/T前×100%),变化率越小表示光学性能受损越小。

电性能指标测试方法:使用亮度计(精度1cd/m²)、对比度计(精度1:1)测量冲击后显示屏的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与冲击前数据对比,评估电性能是否正常。

表面硬度测试方法:使用洛氏硬度计(HRC)或维氏硬度计(HV)测试显示屏表面材料的硬度,洛氏硬度用于较硬材料(如钢化玻璃),维氏硬度用于较软材料(如亚克力)。

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使用划格器在显示屏表面划10×10mm的网格(每格1mm),用胶带粘贴后快速撕离,检查涂层脱落情况,分为0-5级(0级无脱落,5级完全脱落)。

基底强度测试方法:使用万能试验机(最大负荷10kN)测试显示屏基底材料的弯曲强度,将基底制成标准试样(如100×20×3mm),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记录断裂时的负荷。

表面应力分布测试方法:使用光弹仪(如偏振光应力测试仪)照射显示屏表面,通过干涉条纹分析冲击点周围的应力分布,条纹越密集表示应力越大。

翘曲变形测量方法:使用平整度测试仪(精度0.01mm)测量冲击后显示屏表面的翘曲度,将显示屏置于平面上,测量最高点与平面的距离,翘曲度越小表示结构越稳定。

长期稳定性试验方法:将显示屏置于温度循环试验箱(-20℃~60℃,循环10次)或湿度循环试验箱(40%RH~90%RH,循环10次)中,定期(如每2次循环)进行冲击测试,评估长期使用中的性能变化。

检测仪器

落球冲击试验机,重复落球冲击试验机,倾斜落球冲击试验机,定点落球冲击试验机,变高度落球冲击试验机,高温试验箱(可程式),低温试验箱(可程式),高湿度试验箱(恒温恒湿),紫外老化试验箱(UVB 313nm),热老化试验箱(可程式),亮度计(分光式),对比度计(高精度),透光率仪(光谱式),洛氏硬度计(HRC),维氏硬度计(HV),万能试验机(电子式),光弹仪(偏振光应力测试仪),平整度测试仪(激光式),游标卡尺(数显,精度0.02mm),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放大100-500倍),胶带附着力测试仪(手动/自动),划格器(1mm网格),电子天平(精度0.01g,测小球质量),高度测量仪(激光式,精度0.1mm,测冲击高度),显示屏电性能测试仪(综合测试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高速摄像机(记录冲击过程,分析冲击速度与反弹高度)。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锆合金轴向疲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