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凸点下金属层边缘覆盖检测
|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信息概要
集成电路凸点下金属层(UBM)边缘覆盖检测是确保芯片封装可靠性的核心环节,通过分析金属层与钝化层/焊球界面的几何精度和结构完整性,预防焊接失效、短路及开路风险。该检测直接关联芯片电气性能稳定性和产品寿命周期,对高密度封装、汽车电子及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尤为重要。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为晶圆厂和封装企业提供符合JEDEC、IPC标准的客观质量评估。
检测项目
金属层覆盖宽度,测量UBM层在钝化层开口边缘的水平延伸量
边缘覆盖均匀性,评估圆周方向覆盖厚度的变化一致性
钝化层开口直径,确定UBM金属沉积的基础窗口尺寸
金属层厚度偏差,检测沉积层与设计厚度的正负差异
界面分层风险,识别金属与钝化层间的结合缺陷
边缘裂纹缺陷,捕捉应力导致的微米级结构断裂
金属层塌陷量,测量高温回流后UBM结构的高度损失
焊球偏移容忍度,验证焊球与UBM中心的最大允许偏差
侧壁陡直角度,量化金属层边缘的垂直轮廓特征
金属层溢流,监测电镀工艺导致的异常外延
腐蚀残留物,检测蚀刻后残留的金属颗粒污染物
光刻胶残留,识别图形化工艺遗留的有机杂质
热应力变形,评估多次回流后UBM的几何形变
电迁移迹象,发现电流负载导致的金属原子迁移
晶圆级覆盖一致性,全晶圆范围内UBM参数的分布统计
金属层共面性,测量多凸点UBM的高度平面度差异
边缘氧化程度,分析暴露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厚度
合金扩散深度,检测焊料与UBM金属的互扩散程度
微观孔隙率,评估金属层内部微孔的数量与分布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识别焊料/UBM界面的脆性相生成
残余应力分布,测量工艺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区域
粘附强度,量化金属层与介质层的结合力数值
边缘毛刺缺陷,捕捉光刻或蚀刻产生的锯齿状突起
表面粗糙度,分析UBM层表面的微观起伏特征
临界覆盖失效点,确定导致电气失效的最小覆盖阈值
金属晶粒尺寸,观测沉积金属的微观晶体结构
湿气渗透路径,评估边缘缺陷导致的密封失效风险
电化学迁移,验证潮湿环境下离子迁移的敏感性
热循环可靠性,加速老化后的边缘结构退化评估
X射线可检性,确认缺陷在工业X射线下的成像特征
检测范围
电镀铜UBM,化学镀镍金UBM,溅射钛钨UBM,蒸镀金UBM,化学镍钯金UBM,铜柱凸点UBM,锡银凸点UBM,铅锡凸点UBM,无铅焊料UBM,铜镍金叠层UBM,铝基UBM,银基UBM,高铅凸点UBM,低银焊料UBM,锡铜镍UBM,金凸点UBM,聚合物辅助UBM,重布线层UBM,硅通孔UBM,3D封装UBM,晶圆级封装UBM,倒装芯片UBM,球栅阵列UBM,芯片尺寸封装UBM,系统级封装UBM,汽车传感器UBM,功率器件UBM,MEMS器件UBM,射频芯片UBM,光电子器件UBM
检测方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通过电子束扫描获得纳米级边缘形貌图像
聚焦离子束切片,制备横截面样本进行亚微米精度结构分析
激光共聚焦显微术,非接触式测量覆盖层的三维拓扑数据
X射线能谱分析,识别边缘区域的元素成分及污染状况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获取表面粗糙度及微观力学性能参数
红外干涉测量,通过光波干涉测量覆盖层厚度分布
超声显微成像,利用高频声波探测界面分层缺陷
热发射显微技术,定位电流过载导致的边缘热点区域
光学轮廓测量,白光干涉法快速测量覆盖高度变化
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金属层晶体结构及残余应力
俄歇电子能谱,表面敏感技术检测轻元素污染分布
拉力剪切测试,机械破坏性评估界面结合强度
温度循环试验,加速应力测试评估热机械可靠性
电子背散射衍射,表征金属晶粒取向与缺陷关系
同步辐射CT,高分辨率三维重建内部结构缺陷
二次离子质谱,深度剖析界面元素扩散行为
红外热成像,监测通电状态下边缘区域的温升异常
声学显微扫描,利用超声波反射识别界面剥离
椭偏仪测量,光学薄膜分析技术测量多层结构厚度
纳米压痕测试,量化边缘区域的局部机械性能
检测仪器
场发射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系统,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声扫描显微镜,红外热像仪,X射线衍射仪,俄歇电子能谱仪,同步辐射光源,椭偏仪,纳米压痕仪,二次离子质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
荣誉资质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