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胸制备犬慢性心肌缺血和梗死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为了更好地探究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临床治疗的可行性,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以下是一种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方法——
体重为10~15kg的实验犬,首先进行动物常规麻醉后,通过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向冠状动脉的左旋支(LCX)或左前降支(LAD)送入自制聚氯乙烯缩窄器。这个缩窄器的有效狭窄长度为10mm,可以帮助科学家成功建立冠状动脉50%或75%的狭窄。术后5~10个月,进行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及心肌病理学检查,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这种模型的优越性在于:
- 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重复性强。
- 判断血管狭窄和心肌梗死的指标直观、可靠。
- 可同时进行血液动力学、心肌电生理、冠状动脉造影、生化代谢、病理生理等研究,有利于临床和基础,功能和形态相结合的研究。
- 由于心肌受损面积较大,可同时进行心肌病理解剖,组织微量元素及局部微循环的研究。
- 可进行慢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研究。
相较于开胸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这种闭胸法造模更为简便易行,手术创伤小,动物死亡率较低,术后模型动物恢复迅速,而且可以选择任何一支冠脉进行定位准确,更符合临床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心肌缺血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相对准确,误差小。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