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仿、氯仿一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律失常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原创方法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一种症状,可导致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多种情况。针对心律失常的研究通常需要开展动物实验来寻找作用机制和药物治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准确检测药物的作用效果,需要建立适宜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相关特点。
氯仿引起的小鼠心室颤动模型:体重25~30g以上小鼠放入含有氯仿的烧杯中,并监测心室颤动发生率,该模型的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不耗费较多时间和资源。而且该模型对小鼠体重,年龄等有明确规定,有利于实验的可重复性。
氯仿一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模型:采用兔子或大鼠进行麻醉并固定,采用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来形成心律失常,具有可重复性更好的特点,适用于长期进行药物筛选的实验。
(2)模型特点
小鼠心室颤动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和经济成本低的特点,在一些实验需要对多个动物进行心律失常检测时,这种模型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选择。而且适用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容易观察和检测。
氯仿一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模型更适用于药物筛选或长期观察的实验。该模型采用两种药物的联合作用而不是单一药物,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更加具有生物学意义。而且使用大鼠或兔子进行实验,容易操作,易于观察和监测。
(3)比较医学 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会导致心律失常,因为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增加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同时引起应激性等等。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同时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率下降。而氯仿在一定浓度下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对心脏造成损伤,因此在实验中氯仿和肾上腺素联合使用会更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应当更加慎重对待。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