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胃-肾盂成形术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磷酸铵镁结石是西方人肾结石的常见类型,占比范围在7%~31%之间。由MgNH4PO4·6H2O和Ca10(PO4)·6CO3组成,只在尿液呈碱性(pH>7.19)和存在氨尿症的情况下结晶形成。氨尿症和碱性尿液通常由尿素分解杆菌感染导致。
想要预防磷酸铵镁结石的复发,关键在于降低尿液的过饱和度和抑制结晶的形成。而尿液酸化可以起到这些作用,通过有效地限制尿液过饱和度。尿液酸化可以通过直接灌洗或全身性酸化实现。直接灌洗虽然能有效减少术后碎片,但需要建立侵入性通道,可能引发高镁血症和尿脓毒症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通过口服给药(比如维生素C、氯化铵)虽然可以实现全身性酸化效果,但长期效果仍不明确。因此,推测利用内源性酸(比如胃酸)引起的长期尿液酸化可能成为有效预防磷酸铵镁结石复发的方法。胃在膀胱扩大术和可控膀胱术中已被成功用于尿路重建,与肠段相比,胃段具有更低的感染风险,这可能与胃酸分泌增多、黏液分泌减少有关。
Schenkman等在小型猪身上进行的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胃肾盂成形术小型猪模型。在实验中,把来自胃大弯的含有血管和壁细胞的胃段与左侧肾盂吻合,以右侧肾作为对照。手术后的实验动物正常饮食并在4周内恢复体重。检测到实验动物的左侧肾虽然无法酸化尿液,但也没有危害生命的高镁血症或尿脓毒症。所有接受胃肾盂成形术的小型猪肾脏和输尿管均展现出肾盂积水,直至输尿管膀胱连接点水平,但没有解剖学上的梗阻证明。
这项研究为利用含有血管和壁细胞的胃段预防磷酸铵镁结石的复发提供了信息,同时也为相关的手术和程序安全可靠的实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