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肝移植研究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猪肝与人类的肝脏在解剖结构和生理代谢方面十分相似,因此成为了理想的肝移植基础研究模型。为了提高移植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猪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步骤应尽可能简单且手术时间应尽量缩短以减轻手术创伤和出血等因素对动物全身产生的干扰。小型猪肝移植模型可以直接模拟临床肝移植的整个过程,包括热缺血、冷保存、复温及再灌注损伤,是研究人类肝移植的理想动物模型。
在手术前24小时,动物需要禁食12小时,禁水。供体在进行基础麻醉后,会注射速眠新、阿托品及氯胺酮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并维持麻醉的药物包括戊巴比妥钠。受体在进行基础麻醉之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并采用维库溴铵、氯胺酮及安定等药物维持麻醉状态,全程需要保温。
在手术过程中,供体需要进行在腹部进行大“十”字切口,然后进行肝周韧带的游离及胆总管、肝动脉及门静脉的解剖分离。在插入灌注管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脾静脉插入至门静脉主干,腹主动脉分叉处上方插入腹主动脉灌注管进行灌注。需全身肝素化,然后经过门静脉及腹主动脉重力灌注4℃乳酸林格液及4℃ UW液。在灌注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敷冰屑在肝脏表面以助肝脏降温。当肝脏冷却至表面呈均匀黄白色后,需要断开肝周血管,切取供肝,置4℃ UW液中修整。在修整完毕后,需注水法检查,并妥善结扎或缝合修补漏液处。修整完毕后,将供肝置于4℃ UW液中保存。如果供肝没有经历热缺血,冷却保存时间可以控制在4小时之内。
受体需要进行上腹反“L”形切口,然后进行肝周韧带及血管的游离。在离断肝动脉的过程中,需要用静脉阻断钳分别阻断门静脉、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并紧贴肝脏离断门静脉、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移除受体肝脏,并需要妥善修整各血管断端。在将供肝置入受体动物腹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连续缝合吻合肝上下腔静脉,吻合门静脉,恢复肝脏血流,并且在此过程中,需经过门静脉持续滴注4℃乳酸林格液。在恢复肝脏血流后,需要进行连续缝合吻合肝下下腔静脉,并开放下腔静脉血流。在吻合肝上下腔静脉过程中,还需要采用供体、受体肝总动脉对端吻合重建肝动脉的方式,并以可吸收缝线间断对端吻合胆总管。术后,需要持续监测心率、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24小时。此外,需要静脉输液80~100ml/kg,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48小时后开始进食,停止输液。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小型猪对非转流下的门、腔静脉同时阻断的耐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必须在有限时间和较紧急的病理生理状态下快速、高质量完成肝上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吻合,以尽快结束无肝期。此外,在肝移植术后,也会出现一些急性排斥反应的现象。因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严密注意监护处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