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肝细胞质蛋白诱导SLE兔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造模机制】在该研究中,我们使用同种异体肝细胞质蛋白对家兔进行免疫,从而诱导兔产生各种自身抗体、肾功能异常及蛋白尿等表现,类似于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
【造模方法】我们首先无菌地分离同种兔肝组织,然后加入 PBS(磷酸缓冲盐水)进行匀浆,接着吸取上清,将其置于4℃进行离心,转速为500×g,时长为3分钟,沉淀物中加入预冷的内含蛋白酶抑制剂缓冲液,再次进行涡旋剧烈振荡15秒,然后置冰上15分钟,接着再进行两次涡旋剧烈振荡5秒,最后在4℃下进行16000×g的离心5分钟,即可得到胞质总蛋白。
我们选用雌性新西兰家兔作为实验对象,于第0天及第1、2、4、6、8、10、12周末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同种异体兔肝细胞质总蛋白500μg(终质量浓度1mg/ml),并检测其肝肾功能、尿蛋白,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和抗sm/nRNP抗体,观察肾脏及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及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来建立实验模型。
【模型特点】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血清中的抗sm/nRNP抗体和抗dsDNA抗体分别在第4和第8周开始出现差异,并且其数值逐渐升高。血清肌酐异常于第6周开始出现;血清清蛋白直到第16周才开始降低,且在第18周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第6周之后,家兔的24小时尿蛋白含量开始高于对照组,到了第8周,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增大,最后增加到对照组的5倍以上。模型组兔肾脏病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膜增生性肾炎为主,累及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H&E染色提示模型组兔肾脏病变以肾小球内细胞数弥漫性增多、系膜局灶性增生为主。Masson染色显示肾小球内胶原沉积,免疫组化可见肾小球系膜区IgG沉积。模型组兔表现出明显的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颈后、背部、趾端、耳等部位的红斑、鳞屑、脱毛,皮疹逐渐增多直至背腹部,后期发展为浸润性红斑及足趾端溃疡。皮肤的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兔毛囊明显减少,表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模型评估和应用】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可用该模型来研究SLE的发病机制及自身免疫性肾炎等相关疾病。需要注意的是,降植烷、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或同种异体肝细胞浆蛋白等制作SLE模型的方法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刺激动物产生异常、过度的免疫反应来诱发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出现各种高滴度自身抗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关节炎以及皮肤损害等。然而,该模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需要大批量样品的研究,而且对于样品质量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研究采用小鼠作为SLE动物模型,但是当需要大批量样品或者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时,兔作为SLE动物模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