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多巴胺2型受体基因敲除垂体瘤小鼠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3 20:45:26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为了对垂体瘤的发病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和改进。他们发现多巴胺是垂体激素分泌的主要抑制性调节物,而多巴胺2型受体(dopamine receptor,D2R)基因的敲除会导致慢性高PRL血症和前叶PRL细胞增生,同时缺乏腺瘤转化的证据。而老年雌性纯合子则会对长期PRL刺激产生反应,导致子宫腺瘤的发生。这些研究揭示了下丘脑在控制垂体生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为了建立D2R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科学家们选择了一段含有外显子6、7、8的12kb D2R基因组片段,然后用大鼠D2R cDNA杂交探针从129/SvEv噬菌体文库中分离出来。利用标准再克隆技术将外显子7和外显子8的5'端一半删除,替换为neor盒,最终构建出打靶载体。接着,他们筛选定点整合ES细胞,将ES细胞注入到C57BL6J小鼠的囊胚内,产生嵌合体小鼠,再回交产生F1杂合子子代。

这个D2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例如,当小鼠年龄为3个月时,PRL水平就会开始增高,然后将持续出现慢性高PRL血症。在垂体增生时,MSH则会下降。而虽然PRL细胞无法像野生型那样致密分泌颗粒,但仍然可以看到脱颗粒的细胞,提示PRL分泌是持续进行的。此外,生长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和促甲状腺细胞的数量也会减少。

对于雌性小鼠而言,其PRL水平要比雄性小鼠更高,造模实验者还发现在8个月龄时垂体增生,而在16个月龄时则会发生高度血管化的腺瘤。

总的来说,D2R基因敲除垂体瘤小鼠模型可以帮助研究垂体泌乳素的分泌调节及泌乳素细胞增生机理。当然,垂体瘤的发生并非单个基因所决定的,因此科学家们还使用了其他基因敲除模型来研究垂体瘤的发病机制。这个实验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为垂体瘤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