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挫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并研究脊髓损伤后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变化。通过观察和评估动物模型的表现来探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和重建。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Allen建立的重物坠落致脊髓损伤方法,通过使一定质量的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打击特定脊髓节段而致伤。这种方法可模拟人类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变化规律,为研究脊髓损伤后人类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变化提供依据,对探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和重建有很大帮助。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 所需设备:打击仪(自制)、常规手术器械、手术台、照明灯等。
2. 所需试剂:3.6%水合氯醛、75%乙醇、碘伏、8U/ml青霉素钠、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1%伊红溶液、苏木素、1%盐酸乙醇、4%多聚甲醛。
3. 试剂配制:
(1) 3.6%水合氯醛溶液:取0.36g水合氯醛溶于10ml蒸馏水中,混匀。
(2) 1%伊红溶液:取伊红Y 1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再滴加冰乙酸直至糨糊状。以滤纸过滤,将滤渣在烘箱中烤干后,以95%乙醇100ml溶解。
(3) 苏木素染液:将苏木素(6g)溶于无水乙醇(100ml),再将硫酸铝钾(150g)溶于蒸馏水(2000ml),将甘油(900ml)倾入一起混合,加入冰乙酸(120ml)和碘酸钠(1.2g)。
(4) 1%盐酸乙醇分化液:将1ml浓盐酸加入99ml 70%乙醇中即可。
(二) 实验具体方法和操作步骤
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采用SD大鼠,雌性,约3月龄,体重为(220±20)g。饲养环境需要符合一定标准,包括温度、湿度、换气次数等。
2. 脊髓损伤:首先进行大鼠麻醉和固定,然后进行脊髓损伤,最后进行术后处理和常规护理。
3.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评价:主要通过运动功能评价和组织形态学评价来进行。
(三)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 动物模型制备时需减少出血,术后需注意防止伤口感染。
2. 行为学测试前需让大鼠适应测试区内环境,实行双盲法评分。
四、获得的实验结果
(一) BBB评分结果:脊髓损伤后BBB评分降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运动功能有部分恢复。
(二) 形态学结果:HE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病理状态的改变。
五、结果分析
本实验采用的大鼠脊髓挫伤模型能够模拟人类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由BBB评分和形态学结果分析可知,脊髓损伤后大鼠的运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部分恢复,与其形态学上的变化相似。
六、经验与体会
构建动物模型时需要使其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一致,并将其尽可能接近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