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是持续不断的。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研究方式是通过造模来模拟心血管疾病,探寻治疗方法。下面是一种造模方法:
1.造模材料 需要健康杂种犬,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均可,而且体重必须重(18.54±2.0)kg;另外,还需要戊巴比妥这种药物。
2.造模方法 首先,需要给犬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30mg/kg)以进行麻醉。然后,将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接下来,需要在股动静脉上置入鞘管,并对心电图和SaO进行监测。
随后,使用气压麻醉机对动物进行麻醉,并将股静脉鞘送飘浮导管(7F)送至肺动脉远端。在此期间,记录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mPCWP),平均右房压(mean right atrial pressure, mRAP)及心输出量(CO)、动脉收缩压(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SAP)、动脉舒张压(dia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DAP)、动脉平均压(mean aortic pressure, mAP)。
接下来,需要对该动物的左侧第4肋间进行开胸手术,将主动脉起始部分离,并在冠状主干分叉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以阻断其远端血流。然后将临床起搏器感知调至0.75~1.0mV,输出电流1~2mV,并在心电图的引导下,将起搏电极塑形后,通过左侧股静脉经右心房送至右心室,待起搏阈值在1mV以下,感知功能良好,并有连续稳定的心电起搏波形后,固定电极位置,关闭起搏脉冲发生器电源待用。
最后,在开启起搏脉冲发生器的电源后,进行逐渐增加起搏频率的过程,递增幅度从每次10次/min开始,以后递增幅度逐渐变小,直接CO稳定地下降25%和50%。
3.造模原理 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通过快速起搏,容易造成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acute coronary insufficiency, ACI)。
4.造模后变化 在实验犬基础状态下,测得CO为(1.46±0.16)L/min。在结扎LAD后,心电显示心前区导联呈急性心肌梗死ST-T改变,但血压和CO变化不明显。在观察15min后,行右室起搏,使CO较基础状态下降25%和50%的时间分别为(2.14±0.43)和(3.18±0.56)h。
CO降低后,犬血压明显降低,且CO降低50%较降低25%更明显。同时,mRAP和mPCWP也明显升高,CO降低50%较降低25%升高更明显。血氧饱和度也呈现类似的降低改变。
此外,可以使用超声心动图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分别测量左心房、左室、右房、右室最大横径,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最大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超声仪根据LVEF=(LVEDV- LVESV)÷LVEDV自动给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值。结果发现犬左有房室腔横径及左室舒张期容积及收缩期容积随着心输量下降明显增大,而射血分数却随着心输量下降明显下降。
根据系统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SVR)[单位:达因×秒×厘米-5(dyne·s·cm-5)]=[平均动脉压(kPa)-平均右心房压(kPa)]÷CO(L/min)×60571不同起搏状态下实验犬系统血管阻力,发现随着CO下降,系统血管阻力明显增高。
5.注意事项 在进行此种造模方法时,要求手术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手术感染。手术创伤时,也应尽可能减小创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