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脉络膜黑素瘤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6 20:00:10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脉络膜黑素瘤(choroid melanoma)是一种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发生在儿童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该肿瘤的预后与瘤体的大小以及瘤细胞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梭形细胞型的5年存活率达到84%,而混合细胞型和坏死型的5年存活率仅约为50%。相比之下,上皮样瘤细胞型的5年存活率则低于30%,预后最差。

目前,针对脉络膜黑素瘤的动物模型主要可分为:移植性模型、转基因模型和诱发性模型。其中,移植性模型和转基因模型的造模机制与RB一样。此外,部分动物在注射镍硫氢化物(Ni3S3)后也可诱发出脉络膜黑瘤。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微量元素,既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也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在镍的作用下,细胞会产生氧自由基,导致DNA损伤、染色体断裂以及 NF-KB表达异常,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

造模方法上,研究人员选用健康SPF级大鼠,麻醉后在眼球的9点位注射Ni3S3。注入量为10μl,浓度为50mg/ml。在注射后6~9个月内,玻璃体内逐渐出现肿瘤,随后肿瘤就会持续生长。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梭形和上皮性细胞,甚至可以侵犯眼眶,部分模型动物还会发生肝、肺和脑转移。

该模型是一种很好的研究化学物质导致脉络膜黑素瘤发生机制的模型。相比起其他模型,本模型实验动物和注射镍硫氢化物的成本都较低,比较适合大规模的实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的眼球较小,手术创伤和随后的病理改变可能会导致造模失败。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诱导出脉络膜黑素瘤的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类型的肿瘤。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