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单色光诱导近视眼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6 20:08:02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造模机制】利用单色光刺激实验动物可造成实验动物的屈光状态改变,这是近视眼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对于这种方法,有研究者认为,同一屈光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不同单色光在眼内会形成纵向色像差。单色光的形成近视主要造成的是视觉剥夺和光学离焦。最近的研究表明,豚鼠眼内存在着5D的调节能力可以补偿纵向色像差造成的光学离焦,单色光诱导的近视眼可能是由于单色光只兴奋视网膜上一种视锥细胞引起的信号强弱对比差异,导致了正视化调定点的改变,从而引起了眼球屈光发育的改变。

【造模方法】研究者选择英国短毛三色雄性豚鼠,生后14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530nm绿光光照下饲养,对照组使用白光照射饲养,光强度一致,光量子数每秒3×10-4μmol/平方厘米,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55%~65%,光照周期为12小时/12小时。经过12周的光照,研究者测量了豚鼠的屈光状态,发现绿光组的屈光度发生了(-3.125±0.71)D的变化,而对照组的变化只有(-1.075±0.71)D,绿光组的眼轴长度增加了(0.98±0.13)mm,对照组只增加了(0.77±0.22)mm,玻璃体腔大小绿光组增加了(0.33±0.14)mm,对照组仅增加了(0.13±0.14)mm,两组的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模型特点】该模型使用发光二极管照明,比滤光片光谱纯度高,使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代表性好,具有以下特点:实验效果可靠,操作简便,代价低廉,不像视网膜特异性缺失的转基因动物那样复杂。

【模型评估和应用】豚鼠是近视眼模型动物的理想选择,其代表性好于小鼠和鸡,而且成本不高。豚鼠是一种二色视动物,其视网膜上存在M和S两种视锥细胞,分别对中等波长及短波长敏感,吸收峰值分别是530nm及430nm。对比组使用白光刺激两种视锥细胞,与实验组只刺激M视锥细胞,两组实际上呈现出色觉通路的不同,从而得出了不同的实验结果。该模型中需要注意实验动物的日龄选择、不同光强度的一致性、光谱的纯度等方面的细节。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近视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