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诱发性直结肠癌动物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7 11:18:53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肿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基本模拟癌变的过程,因此在实验中应用较广。目前,建立直肠癌诱发模型最常用的试剂是二甲基肼(DMH)和其代谢产物氧化偶氮甲烷(AOM)。随着近年来研究显示长期反复的炎症性肠病(IBD)可以诱发直结肠癌,目前也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联合AOM联合制备炎症相关性直结肠癌模型。

造模机制:

1.DMH法:DMH在肝细胞内质网被氧化成甲基氧化偶氮甲醇,并最终引起结直肠上皮癌变。

2.AOM法:AOM通过DNA烷化,促进碱基的错误配对而致癌。

3.AOM联合DSS法:通过结肠黏膜的炎症和不典型性增生使肠黏膜受损,促进肿瘤产生。

造模方法:

1.DMH法:选取4月龄雄性Wistar大鼠,每周1次,连续20周进行腹腔注射。

2.AOM法:选用6周龄雌性ICR小鼠,每周腹腔注射AOM,连续应用4周。

3.AOM/DSS法:采用腹腔注射AOM和饲喂DSS饮水处理小鼠。

模型特点:

1.DMH法:最后一次给药后1~4周后处死动物,直结肠癌诱发率达到81%~100%,肿瘤均为恶性肿瘤。

2.AOM法:连续4周腹腔注射AOM,可观察到结肠癌的发生率为100%,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对AOM的敏感程度不同。

3.AOM/DSS法:该模型是建立在炎症基础上重要的结肠癌模型之一,能够模拟人类CRC的发生发展过程。

模型评估和应用:

造模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肠道菌群、饮食、免疫状态等可通过干扰致癌剂代谢来影响局部有效浓度。DMH法和AOM法致癌效果佳,器官选择性好,可以较好地模拟人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而AOM/DSS模型则可以更好地研究分子机制、肿瘤微环境和药物研究。未来,应该更进一步探索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