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修饰胰腺癌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极为不良。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胰腺腺管内上皮瘤(PanIN)作为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引起了广泛关注。PanIN分子遗传学的异常与胰腺癌有着直接的联系。
泡心细胞是PanIN的起源,而K-ras G12 D基因突变是泡心细胞向管状细胞转化和形成PanIN的关键。为了研究和理解胰腺癌的发病机制,需要制备胰腺癌动物模型。目前,基因修饰型胰腺癌动物模型成为研究胰腺癌形成早期和干预性治疗效果的良好手段。
在制备胰腺癌动物模型的过程中,K-Ras基因敲除小鼠模型、K-Ras基因突变协同P53基因突变的基因打靶小鼠、K-Ras基因突变协同P16基因突变的基因打靶小鼠、K-Ras基因突变协同DPC4基因打靶突变小鼠胰腺癌模型四种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K-Ras G12D/P16缺陷小鼠PDA模型可在11周内产生特异性的PDA并常转移到至十二指肠和肾脏等器官,而K-Ras G12D/P53 R172H小鼠PDA模型则能特异性地产生浸润性胰腺管细胞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ma, PDA)和肉眼可见的肝、肺及腹腔等多处转移。这些模型的建立旨在研究胰腺癌形成早期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性治疗的效果,也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加直观的实验模型。
通过时控的转基因或基因打靶技术获得的基因修饰胰腺癌动物模型具有与人类胰腺癌极为相似的模型,转移方式同人类肿瘤转移方式最相近。同时,这些模型也可对肿瘤形成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的实验模型,有望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