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栓子栓塞法动物模型制备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肺栓塞模型的造模机制】肺栓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周血管中形成了血栓,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肺动脉,阻塞了肺动脉,形成了栓塞。这种机制导致了血栓阻塞肺通路而引发肺功能不全。
【肺栓塞模型造模方法】现有两种主要的肺栓塞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1.Nowak法:通过游离出一侧颈静脉和一侧颈总动脉,进行动脉插管和静脉插管操作,在三通管和1ml注射器的配合下,将0.6ml凝血酶(10NIH凝血酶U/ml)加入动脉插管内,使其与血液充分混匀。随后,将混合好的凝血酶血液通过三通管注入颈静脉,并夹闭颈静脉10分钟使血栓形成。10分钟后移去静脉夹,释放栓子,栓子流入血液中到达肺动脉,即可形成肺栓塞模型。
2.碘标记法(Lodogen法):常用I标记纤维蛋白原后,再把含有125I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混合,制成125I标记的血凝块,然后注入动物体内。
【肺栓塞模型的特点】家兔是一种适中大小、价格不高、饲养方便、繁殖率和成活率高且性情温顺的动物,家兔的纤溶系统更接近于人体纤溶系统,因此家兔肺栓塞是目前最为成熟、普遍、理想的动物模型。
【肺栓塞模型的评估和应用】尽管该模型没有体现出机体的高凝状态,凝血机制失衡引起的机制,但它仍然是很有价值的。如果使用犬来制作该模型,模型能够维持高水平的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阻力达到4小时而不会降低。溶栓后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阻力在30分钟内开始显著下降,符合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但犬的个体较大,性格生猛,攻击性强,具有一定危险性,且价格昂贵,一般用于操作较为复杂的研究。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