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氧型肺循环高压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肺循环高压模型的制备是研究肺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关键。目前,缺氧被广泛认为是常用而有效的肺循环高压模型建立方式。不同程度和时间的缺氧会对肺循环高压产生不同影响,其中,肺小动脉中层肥厚、管径变小、肺血管平滑肌张力增大、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血管阻力增加是导致肺循环高压的主要机制。在制备肺循环高压动物模型时,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大鼠和幼龄(乳)猪。
造模方法有两种:
1. 直接向放动物的舱内注入混合气体,注入氮气使舱内氧浓度下降至10%左右,然后以2L/min的流速向舱内注入低氧气体(O2浓度10%,用N2平衡),通过风扇将舱内气体混合。其中,每次放置15~20只150~250g的雄性Wistar大鼠于密闭舱内。舱内的气体浓度通过小孔监测并分别控制在10%±10%的氧气浓度和小于3%二氧化碳浓度。舱内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别用钠石灰和氯化钙吸收,舱壁下部留有小缝隙使舱内外气体缓慢进出,以保持平衡。
2. 采用氮气降低舱内氧浓度,并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分析,每次将8~10只200~250g的大鼠置于体积为220L长方形有机玻璃舱内。舱内空气首先用氮气瓶注入并混合,随后通过恒速泵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析,控制舱内氧气浓度在调定点±0.5%。舱内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样通过钠石灰和氯化钙吸收,舱壁下部同样留有小缝隙与外界相通,以保持气体平衡。
经过缺氧5周后,大鼠的肺血管收缩会发生形态学的改变,引起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从而使肺循环高压模型完全建立。
缺氧舱内温度不恒定以及不能完全排除CO2和水蒸气等缺陷影响了缺氧模型的建立。随后,改进后的常压低氧装置可以方便地制备低氧肺动脉高压模型,确保了模型制备的稳定性和独立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该装置完全自动化,省时省力,经济高效,能较好地满足常压低氧条件需要,适合于研究低氧、高CO2性肺循环高压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