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造模机制】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慢性房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该模型机制主要与快速心房起搏相关,可以引起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心房有效不应期(ERP)缩短,频率适应性下降,心房内径、容积明显增大并增加了各向异性等现象,从而容易引发折返波,最终导致房颤。
【造模方法】犬和山羊是最常用的制作模型的动物。制作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的方法如下:
(1) 犬:选择成年健康的杂种犬,通过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使其麻醉。然后使用X线机指引经股静脉将电极导管送入右心房,测定心房起搏阈值,最后通过程控刺激诱发房颤。
(2) 山羊:选择体重适中的山羊,使用硫喷妥钠进行麻醉,并在左侧进行开胸手术。随后将电极置于山羊的左、右心房心外膜游离壁以及Bachmann束,并使用猝发刺激进行多部位同时刺激,从而诱发房颤。
(3) 其他动物: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在小鼠、大鼠、家兔等动物中也能成功复制。在动物麻醉后,将电极置于右心房进行高频刺激即可引发房颤发作。
【模型特点】该模型具有快速诱发房颤和复制自发性房颤的特点。急性高频刺激只需10秒至30分钟即可诱发房颤发作,而长期高频刺激6至8周则可复制自发性房颤。
【模型评估和应用】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的制作具有成功率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非瓣膜性房颤等临床研究中。该模型还可以用于研究心肌重构、分子生物学改变等方面,并可作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及部分心力衰竭的研究手段。制作该模型时需要注意心室率的控制,因为过快的心室率可能会导致心室功能不全并引发与快速心房起搏无关的心房改变。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