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溶性牛黑素相关抗原诱导大鼠葡萄膜炎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为了研究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人们将脲溶性牛黑素相关抗原BMAA加入了完全弗氏佐剂和百日咳杆菌中,分别免疫了Lewis、F344和Wistar大鼠,成功地诱导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1. 模型制作方法
研究中选择了体重为150-180g的6-8周龄的Lewis、F344及Wistar大鼠。首先从牛虹膜、睫状体中提取BMAA,并将其在4℃冰箱过夜后,进行脲溶解、离心和透析。最后将其真空冷冻干燥后备用。
接下来,实验组的每只动物用100μg脲溶性牛黑素相关抗原进行1次免疫。其中,一半剂量50μg用磷酸盐缓冲液(PBS)30μl稀释,加等量完全弗氏佐剂混合,作右后足垫皮下注射;另一半抗原用PBS 70μl稀释,再加30~70μl百日咳杆菌原液(1.12×1010个/ml)混合,作腹腔内注射。而空白对照组注射PBS。
2. 观祭指标与分析
(1) 炎症判断标准及症状观察:大鼠于免疫前1天及免疫后第7天起每天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症状表现。根据观察结果,将炎症分为4个级别,从轻到重依次为1级、2级、3级和4级。其中,Lewis大鼠和F344大鼠均能成功诱导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二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相似。而Wistar大鼠的诱发率较低,只有76.9%开始发病时间较晚,炎症改变较轻。
(2) 病理学检查:观察结果显示,免疫后第18天,Lewis大鼠、F344大鼠的角膜水肿,前房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分叶核细胞)积聚及蛋白样渗出,虹膜、睫状体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后房也出现炎症细胞及渗出物,脉络膜有局灶性炎症改变,但视网膜和松果体未发现炎症改变,28天后炎症基本消失。而Wistar大鼠的炎症改变轻微,表现为虹膜血管扩张、虹膜表面有渗出物,睫状体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轻度的炎症持续4-5天后逐渐减退,严重的炎症则继续发展,高峰期为免疫后第18-21天,之后炎症逐渐减弱,28天后基本恢复正常。总的来说,以上三种大鼠的佐剂对照及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现炎症改变。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