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脑脊髓炎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0:25:04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一)自制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模型

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豚鼠模型是一种常用于研究多发性硬化、炎症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以下为一种自制豚鼠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的方法:

1.造模材料:豚鼠,体重在400克左右,Freund佐剂,生理盐水。

2.造模方法:将豚鼠肝素化并剖开胸部主动脉,取出其脊髓并除去脊膜,随后将其称量并用匀浆器将其研成匀浆,制成50%悬液。将脊髓组织悬液与Freund佐剂以1:1的比例混合,制成一种乳剂,将乳剂分别注射在豚鼠4个足掌肉垫上,每只豚鼠共注射0.4毫升。

3.造模原理:该方法是通过自身免疫导致动物出现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4.造模后的变化:造模半个月后,血清中出现抗脊髓抗体并出现后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是常用于研究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如多发性硬化等。以下为一种SD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造模方法:

1.造模材料:SD大鼠,体重在200至230克之间,弗氏完全佐剂。

2.造模方法:用SD大鼠的脊髓脑匀浆制作诱导乳剂。用诱导乳剂分别注射两次于大鼠双后足垫皮下,并在大鼠后足垫背面真皮内辅以注射百日咳杆菌制造模型。

3.造模原理:采用自身免疫的方法制作模型,诱导动物出现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4.造模后的变化:模型组大鼠的体重逐渐下降并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症状,如食欲缺乏、步履蹒跚、后肢无力、麻痹等。在病理方面,模型组的动物出现血管炎、胶质细胞结节、脱髓鞘改变、神经元变性、卫星现象、格子细胞等病理改变。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制作可靠的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为疾病研究提供有效手段。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