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0:32:20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制作模型的材料和方法 利用SD大鼠,雌性,体重为180-250g,用麻醉剂使其麻醉后,在骨盆区域暴露出右侧坐骨神经。在靠近坐骨神经分叉处将神经从附着的组织中解离出来,然后用4根4-0铬制羊肠线将神经松弛地结扎。每个结扎点间相距1.0mm。进行假手术的组同样进行手术,但是不结扎神经。

2.制作模型的原理采用慢性压迫模型制造坐骨神经损伤。

3.制作模型后的变化模型组在损伤后4天机械痛阈明显降低。手术后7、14天痛阈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即痛敏状态。与假手术组相比,可以发现病理及生化变化明显。

4.病理及生化变化突触体素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灰质区,外表如棕黄色颗粒、点状物或粗细不均的不规则岛屿。神经纤维分布在白质中,且数量较少。突触体素阳性产物在细胞质中分布,而胞核中无突触体素阳性产物。假手术组手术侧脊髓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较少,明显少于模型组。

假手术组脊髓背角的Ⅰ、Ⅱ层区域有小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表达,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细胞质中,胞体小,细突,染色较浅。这些细胞与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形成双重标记。模型组损伤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主要表现为:①患侧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胞体变大,突起变粗,形成一类肥大型的星形胶质细胞;②在患侧脊髓背角Ⅰ、Ⅱ层区域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表现出星形胶质细胞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发生部位的反应一致性。

5.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应进行严格控制消毒,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创伤尽可能缩小,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