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造模材料
本实验使用老龄健康Wistar大鼠作为试验动物,体重在300~400g之间,雌雄不限。实验所需药物为1%戊巴比妥。
2.造模方法
大鼠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使用1%戊巴比妥(10mg/k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确保手术过程中大鼠有自主呼吸。将大鼠仰卧固定后,消毒其颈前部并沿颈正中切开,分割出颈总动脉,采用双重丝线进行结扎。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使大鼠肛温保持在36.5℃~37.5℃之间,手术完成后将试验动物送至有空调和通风设备的动物房进行饲养。而对于对照组动物,只行颈前切开而不进行颈总动脉结扎。
3.造模原理
本实验采用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造老龄大鼠慢性前脑灌注不足,从而建立老年痴呆模型。
4.造模后一般变化
术后,大鼠首先出现短暂惊厥,体温下降,呼吸减缓,翻正反射消失。早期观察动物运动减少,后肢呈"八"字型,走路共济失调或爬行和转圈。而术后7天,试验组的大鼠已基本恢复,没有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穿梭箱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脑灌注不足持续2个月和4个月的大鼠学习能力被动回避反应(passive avoidance response,PAR)都下降,并且4个月时下降更为明显,而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此外,大鼠学习能力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idance response,AAR)也下降,缺血2个月组和缺血4个月组之间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缺血2个月时,大鼠学习能力已经明显下降了。
5.造模后生化变化
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海马结构CA1区、CA2区、CA3区、门区和齿状回都有大量的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分布,其中以海马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最密集;其次为海马腔隙分子层、齿状回分子层和海马门(CA4)等区域;辐射层相对较稀疏。而缺血2个月组的海马结构内仍然有一定量的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分布,但是CA1区内的阳性神经元和纤维数量显著减少,分布也变得更为稀疏,而CA2区和CA3区齿状回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纤维分布与对照组基本相同。另外,两组大脑皮质各层中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纤维都呈弥散分布,其中以Ⅱ、Ⅳ、Ⅴ层中分布较密集,Ⅰ层和Ⅵ层中只有少量阳性神经元分布,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按每0.9mm2计数得出海马CA1区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对照组和缺血2月组分别为120.15±2.02和40.37±3.18,组间的差异显著。
6.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需要严格消毒,以防手术感染,手术创伤尽可能小,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大鼠应分开饲养,等待其苏醒3~5小时后方可合笼饲养,以防止已苏醒的大鼠舔咬其他还处于昏迷状态的大鼠的伤口。饲养室内应尽可能维持大鼠的最适温度和湿度。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