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原发性糖尿病BB大鼠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1:42:52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自发模型】BB Wistar大鼠是一种常用的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据1977年加拿大Bio Breeding研究所报道,BB Wistar大鼠是一种远交系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可作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动物模型。该品系糖尿病的发病率为30%~50%,但经过人工选育,可使发病率提高至90%。其中,大部分病鼠为胰岛素依赖性,少部分病鼠则可在不给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存活,但会受到生长发育受阻且呈慢性病变(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和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公司均有销售)。

【结果分析】BB Wistar大鼠发病在58~123日龄,其典型表现为体重减轻、高血糖、糖尿、多尿和胰岛素缺乏。若不及时施以胰岛素治疗,患病鼠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酮症酸中毒和脱水症状,最终导致死亡。急性发病的尸检结果常可发现某些胰岛区域受淋巴细胞浸润引起的胰岛炎(insulitis)、B细胞颗粒丧失与坏死;血糖曲线呈现完全糖尿病型曲线,胰岛素分泌处于最低值,并出现延迟现象。病鼠自20日龄起,胰岛形态就变得不规则,老年鼠的胰岛变成分叶状,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但没有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的胰岛炎。出现急性症状的大鼠,经过胰岛素治疗并在症状发作后数周内处死,可见其胰岛大小减小,数量减少,基本由A细胞组成,B细胞极少或缺乏,并无炎性浸润现象;胰腺的胰岛素含量明显下降,而胰高血糖素则可正常或降低。BB Wistar大鼠所表现的糖尿病症状与人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极为相似,但晚期并发症尚未确定。

BB Wistar大鼠具有独特的性质,为一种自发性发病的动物模型,不依赖于病毒、化学或免疫诱导。因此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研究发病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涉及B细胞损害的免疫学因素等问题。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