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乙肝病毒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鸭乙肝病毒(DHBV)是一种被发现于1980年的病毒,研究人员在此后对于鸭、灰鹭和野鹅等禽鸟中都发现了该病毒的存在。与人类乙肝病毒有很多相同之处,DHBV病毒也是基于部分双螺旋的DNA基因组,并且需要RNA中间体的存在来进行基因组复制;而且DHBV也具有嗜肝的特性。但是,与人类乙肝病毒不同的是,DHBV感染的范围很狭窄,只感染鸭和天鹅等禽类。此外,DHBV的基因组略小,缺乏X基因的编码框,禽类乙肝病毒只有两种包膜蛋白。
鸭乙肝病毒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很多优点。首先,鸭是一种容易实验动物化的物种,其易感的原代肝细胞很容易从乳鸭或胚胎中分离得到。其次,应用DHBV感染鸭做模型,主要用来研究病毒的cccDNA在病毒复制中作为RNA转录模板的作用。此外,虽然鸭感染DHBV后不会发展为肝癌,但是仍有学者将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细胞的染色体上,随后研究病毒复制在癌症发生中的角色。
不同于人类乙肝病毒,鸭感染DHBV后,病程的发展状况与年龄相关,一般来说,高剂量病毒感染会使新生的鸭提高发展为持续感染的概率。在感染时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否也决定了新生乳鸭与成年鸭在遭受病毒感染后的不同病程发展。
虽然DHBV模型在研究肝炎病毒复制和癌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其与人类乙肝病毒的差异,用鸭乙肝病毒模型评价的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依然有限。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