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HGV感染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模型制作 我们选择了体重在2.5~6.5kg,年龄为2~8岁的实验恒河猴作为实验对象,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在选择恒河猴时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在接种感染前,我们对猴子的ALT酶活性和肝穿刺活检进行了检测,确保其肝脏没有动态肝脏病理学改变。接种感染后,我们每周采集猴子5ml的静脉血样进行HGV-RNA、HGV-IgG和血清转氨酶(ALT)检测;第10周时,我们用速眠新注射液麻醉作肝穿刺活检,并制作了常规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
(2)模型特点 接种感染后第一周,我们就观察到实验猴开始出现HGV-RNA阳性,第二周HGV-IgG抗体阳性。这两项指标的检测阳性可以持续50周以上,血清ALT检测也在正常范围内。值得一提的是,接种感染HGV后的第十周,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肝组织内肝细胞肿胀,局部肝小叶实质有淋巴细胞浸润,肝小叶内可见极少数点状坏死,点状坏死周围出现少量大单核细胞浸润,肝组织部分区域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浸润,显示有轻度急性肝炎病变。到了第20周,肝组织内肝细胞胞质疏松,呈气球样变,点状和灶性肝细胞坏死增多,部分区域可见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浸润,并可见有的区域嗜酸性粒细胞明显浸润,伴有慢性化趋势。
(3)比较医学 通过对恒河猴的接种感染HGV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其感染率可达100%,且感染猴的血清学、免疫学及肝组织学等诸项关键性指标阳性时间长,但接种后模型猴的ALT变化不明显。这些变化特征与临床人类庚型肝炎相似,说明我们成功地建立了类似庚型肝炎患者病理特征的动物模型。这个研究对于研究人类庚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展药物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