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HIV感染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病毒复制方法:研究AIDS的过程中,通常使用HIV-1感染的血浆或病毒培养上清液,或者使用动物自身经体外感染HIV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或者已感染动物的全血或游离病毒。一般通过将病毒注射到成年黑猩猩的静脉中,病毒量约为1000000TCID50/ml即可使其感染。感染后10~12周,可以检测到黑猩猩血清中的中和抗体,并能保持48周,不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同时,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比值也会出现暂时性倒置。无论通过何种感染途径,均能在模型动物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病毒,并在感染的第4周内,使用酶免疫试验(EIA)、免疫印迹法和放射免疫沉淀法(RIP)等方法,在黑猩猩血清中均可检测到HIV-1特导性抗体(IgG、IgM)。
(2)模型特点:在感染HIV-1后,黑猩猩的淋巴组织是病毒复制的主要场所,也是导致机体免疫缺陷并发生HIV特异性病损的主要部位。这种模型动物在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淋巴结炎和血液感染,同时还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慢性激活状态,从而引起CD4+T细胞功能的丧失。此外,这种模型动物血液中还会出现HIV-1的特异性抗体。因此,该模型动物主要用于抗HIV-1药物的研究以及病理学研究,还可用于疫苗研发。不过,由于黑猩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因此操作上存在一定限制,降低了本模型的应用价值。
(3)与比较医学的关系:黑猩猩感染HIV-1后的早期症状与人类患者十分相似,如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减轻、腹泻等。然而,两者感染后的晚期表现并不相同。HIV-1感染后期,黑猩猩并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这表明黑猩猩对HIV-1的感染性相对较高,可作为HIV-1急性感染模型。虽然采用HIV病毒感染狒狒和猴后也可出现淋巴结炎和血液感染,但无法发展到艾滋病的病理形态学过程。由于黑猩猩的遗传特征(尤其是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更接近于人类,因此在HIV-1发现不久之后即可将其用作模型动物进行研究。虽然人们在使用黑猩猩模型进行研究时面临着操作上的困难和限制,但黑猩猩具有的遗传相似性使其在限制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