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NIH裸小鼠感染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8 23:14:55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新方法  为了研究急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裸小鼠体内的病理变化和感染规律,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复制方法。具体操作是将4周龄的NIH裸小鼠腹腔接种100TCID10的-4次方/0.5ml病毒0.2ml,毒株为EHFV LN-84L。病毒检查结果表明,在肺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和部分肝细胞胞浆内均检测到病毒抗原。病毒主要分布于肺、大脑、肾、心和肝脏,且病毒抗原主要分布于相应组织细胞胞浆内。电镜检查结果显示,脑、肺、肾等组织中存在大量布尼亚样病毒颗粒和病毒包涵体,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复制EHFV病毒。

(2)模型特点  采用该新方法复制出的EHFV裸小鼠模型,其脑、心、肝、脾、肺、肾均具有特异抗原,其中脑内抗原荧光最强。该模型动物表现出消化系统的症状,同时也出现了毛细血管损伤和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说明EHFV对裸小鼠器官组织的侵犯是广泛的。这种模型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可用于研究EHFV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3)比较医学  我们还对该模型动物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调查,发现裸小鼠感染EHFV后潜伏期为7~12d,在8~13d时会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反应迟钝以及体重减轻、皮肤稀疏等症状;随后动物的消瘦更加明显,体重急剧下降,行动困难,常常抱成一团,濒死时四肢瘫痪。动物发病周期短,平均仅为1d左右,适合用于研究EHFV的急性感染临床研究。不同年龄段(最大为2个月龄)的裸小鼠感染EHFV后均可发病死亡,而在14日龄以内的免疫健全鼠只有少数发病死亡。这些发现表明,细胞免疫可能在对抗EHFV感染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EHFV感染的裸小鼠模型被证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急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模型动物。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