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常见综合症,也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症状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导致机体凝血机制紊乱和免疫力下降。针对这一病症,犬脾功能亢进模型被广泛用于继发性脾亢微创治疗实验研究中。
犬脾功能亢进模型的复制方法
在手术前,体重在15kg左右的实验犬需要入禁食不禁水14小时,手术过程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手术方法包括肌肉注射速眠新全身麻醉,建立静脉通道,术中快速输入平衡液500ml。手术过程中需要结扎脾静脉主干,20分钟后分别结扎脾门处扩张的脾静脉属支(避免脾静脉侧支循环建立)。术后常规条件下饲养自由饮食和饮水,术后第2周再次麻醉,进行剖腹术加脾静脉侧支血管结扎。术后每周进行腹部CT或超声检查,同时记录脾脏大小(厚度和长径)改变;手术前和术后每周采动物外周血作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术后预定时间内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并取脾脏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
犬脾功能亢进模型的特点
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模型动物在脾静脉结扎后第1周就出现红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第3周末血小板与红细胞显著降低。到第9周动物处死时,血小板和红细胞一直处于低水平。但是,模型动物的白细胞水平变化均不明显。术后CT检查显示,脾脏体积明显增大,第2周剖腹时发现脾脏略有缩小,脾门周围又出现数支扩张的脾静脉属支。再次结扎后,探查脾门仅见网状迂曲的小静脉网,无明显扩张的粗大静脉。镜下病理学组织学观察显示,第2周末模型动物脾脏明显充血,脾窦扩张、充血,可见大量红细胞破坏后形成的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4~6周时脾脏组织内除脾窦扩张外,尚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脾窦内有微血栓,脾内白髓或淋巴小结明显减少,脾小梁增粗,脾被膜增厚。
犬脾功能亢进模型与比较医学
与在医学领域中常用的脾切除术等治疗方式不同的是,犬脾功能亢进模型可以用于继发性脾亢微创治疗的实验研究。现在,临床上也正在探索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因犬的脾脏大小相对理想,可满足实验的需要。而采用脾静脉结扎方法不仅可以成功建立脾功能亢进模型,还可以使模型动物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并且脾脏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其脾功能亢进状态可维持9周以上。相比于其他模拟临床研究的小动物模型,本模型制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持续时间长,并且可以用于大动物复制。因此,本模型可以作为脾功能亢进外科或介入治疗的理想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