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椎体截骨矫正驼背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
为了进行脊柱短缩的实验,我们使用了大鼠模型。首先给大鼠经腹腔注射30mg/kg体重的剂量1%巴比妥钠麻醉,之后将动物固定在脊柱立体定位仪上,固定头颅及T11~L4两侧的横突。通过行后正中切口,我们将T12~L3暴露出来,从T12~L3水平两侧,我们行椎弓椎体截骨(1~2个椎体,3~4个椎板),但要注意不损伤脊髓及神经根,保持硬膜完整。在切除上下椎板后,我们观察脊髓的变化,使用立体定位仪调节脊柱立体定位仪,使脊髓沿脊柱纵轴松弛,并逐渐缩入椎管内致伤。我们缩短脊柱的速度为每30分钟缩短2mm,同时用游标卡尺、立体定位仪测定了缩短距离。
(2)模型特点:
在脊柱短缩前,我们可以记录到稳定的脊髓运动感觉诱发电位(MEP、SEP)。当缩短脊柱4mm时,MEP无明显变化,6mm时,峰潜伏期延长10%以上,波幅降低50%以上,并有60%的波幅消失,8mm时MEP仅残留部分痕迹,90%以上波消失。SEP的变化趋势与MEP相似但程度稍低。在缩短6mm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血管扩张,血流缓慢,可见血栓形成,红细胞聚集明显,血管周围渗出血呈淤血表现。在脊柱缩短过程中,压缩段(T13)和临近段(L1)的脊髓灰白质血流量均呈进行性下降。肉眼观察见,脊髓短缩段呈进行性纵向梳形膨大,脊髓松弛出现横向皱褶,波及范围在相邻一个椎体内,并随着压缩加重而增加。缩短4mm时光镜观察可见少许点状渗血。缩短6mm时,小毛细管静脉周围均有多灶性出血点,灰质出血点较多,白质出血点较少,中央管变形,出血明显。脊髓后部灶状出血伴随着软脊膜破裂严重出血静脉血栓形成,神经元细胞呈嗜酸性伴有黑色碱性核细胞体张开,丧失染色能力呈典型的影细胞。神经纤维呈泡样改变,有轴浆断裂。当脊柱缩短8mm时,我们可以看到广泛弥漫性出血,结构不清。
(3)比较医学:
当然,这种缩短脊柱的方法也可以用于临床病例的治疗。但是在临床上我们需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截骨部位和程度,使脊髓功能不受相邻截骨的影响而出现叠加效应。当脊柱短缩过大时,会带来不可逆损伤,因此临床医生不能仅仅在一处截骨过大来追求矫正角度,而是需要分处适当的截骨来提高总截骨效果。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