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激发痛动物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改编方法 首先,研究人员使用健康完整的猫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45mg/kg体重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然后,在动物的下颚部位进行开口手术,在神经束暴露后,使用双级电刺激方式将记录牙髓神经的电极插入牙尖及牙颈部位。在猫牙的下牙槽神经束中分离神经细束后,研究人员在牙本质表面施加温度、气流或高渗溶液进行刺激,记录每10秒的放电频数,并在电脑软件上进行处理和统计。此外,为了稳定记录结果,研究人员用游丝镊将外周端搭在记录电极上。
(2)模型特点 该研究模型所使用的猫牙齿对高渗溶液和气流刺激有应答反应,能够稳定记录每个单位放电的数量,并且能够隔两分钟进行重复刺激来获得平稳的放电数量。该模型显示了猫牙髓神经对于不同类型的刺激的反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另外,该模型通过电脑软件记录放电数量,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可比性强,并且与刺激强度、间隔时间及持续时间有关。
(3)医学应用 目前针对牙本质敏感性、切割牙本质时的痛觉以及缓解方法的研究多为临床试验,但是这些试验有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并且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相比之下,猫牙与人牙在牙本质及造牙本质细胞的结构、牙髓神经的种类、分布方面非常相近,且功能相似。因此,该模型可用于评估针对某些强烈的伤害性刺激或机制尚不明确的镇痛方法及药物的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