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采用物理方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19 00:45:57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在实验中使用体重为2.5~3.5kg的新西兰兔,首先需要进行结膜囊冲洗。接着,使用地卡因(12.5g/L)术前点眼3次,以减轻兔子的疼痛感。在开睑器的帮助下,使用二角针(3/8)穿1-0丝线于上方角膜作3针缝线。需要将缝线上端距角膜缘约2.5mm,并将缝线埋入角膜基质层的长度约为3.0mm。最后,在角膜表面留线头长约1.0mm。在术后第3日,已经可以看到角膜的新生血管开始生长。当到了第18天的时候,新生血管生长已经相对萎缩。

(2)模型特点  通过操作后,角膜新生血管呈现出两侧沿着缝线有限生长,沿着缝线方向以增长为主。这个现象的主要机制是缝线反应,其表现形式为炎症。

(3)比较医学  相对于其他方法,本模型复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操作简便,可以更加方便地观察和比较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另外,与化学方法不同的是,本方法没有化学药物对防治药物的影响,而且对角膜的损伤较小,从而有效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