狨猴甲状腺肿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改写方法: 为了建立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的模型,我们选用年龄在1.5-2岁、体重在325-375克的普通棉耳狨猴,通过饲喂低碘配方饲料来复制动物。低碘配方饲料主要由玉米,大豆,酵母,奶粉,低碘羊肉和无机盐维生素合剂组成,每天给予香蕉和营养合剂作为补充。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去掉低碘羊肉和奶粉,让狨猴适应低碘饮食以避免营养不良。到了造模6个月时,我们降低了饲料碘含量,改为玉米70%,大豆20%,酵母9%,无机盐维生素合剂比例不变,以确保狨猴维持在低碘状态。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周增加对狨猴的补充。
(2)模型特点: 从饲喂低碘饲料1个月开始,狨猴的24小时尿碘排出量就显著降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到12个月时,尿碘排出量下降到实验前的四分之一左右,但24小时粪碘排出量要到12个月才明显下降。此外,在12个月的时候,游离甲状腺素下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总甲状腺素下降至原来的一半,游离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也明显下降;同时甲状腺和肝脏的含碘量也明显下降。剖检观察发现甲状腺明显充血肿大,甲状腺重量占身体重量的比例增加1倍;镜下见大量增生的滤泡,滤泡密集,形态大小各异,有时相互拥挤而轮廓不清,上皮细胞增生肥大呈高柱状,胞浆淡染。滤泡腔内胶质稀薄或缺少,可见增生的细胞团索。但是,在周围区域仍可见一些明显胀大的滤泡,上皮细胞呈矮立方状,滤泡腔充满深染的胶质,显示胶质滞留的特点,滤泡间的血管明显增多,管腔扩张充血,炎细胞浸润泛滥,小叶间纤维组织增多。
(3)比较医学: 地甲,也称为非炎性甲状腺肿,是由非炎性或肿瘤性病变导致的甲状腺的代偿性肿大。在过去的研究中,证实了碘缺乏可造成甲状腺的胶样肿和增殖现象。为了研究碘和甲状腺肿瘤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通过采用不同动物模型,如羊、猪、狗、牛、大鼠、小鼠、鸡和兔等,成功地建立了饲以低碘饲料所致的动物模型,证实了碘缺乏在各种动物致病的重要性是一致的。然而,理想的低碘动物模型取决于它与人类甲状腺肿瘤的相关程度。因此,用于研究甲状腺肿瘤的动物模型多采用羊和大鼠模型。虽然羊因其体型较大、孕期易于研究、施行手术方便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的对象之一,但由于其胎盘的构造与大鼠和人类不同,因此其实验结果是否能准确地反映人类的病理生理改变还有待考验。大鼠具有来源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但由于碘的需要量很低,便于复制碘缺乏的模型,而狨猴则具有体形较小,饲养和管理方便,在笼养状态下繁殖率高的特点,更接近人类的生理特点。因此,狨猴甲状腺肿瘤模型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人类在长时间缺碘状态下甲状腺的病理生理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狨猴甲状腺肿瘤模型建立所需的时间较长,并且由于狨猴的营养需要相对较高,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也是模型建立所需要的时间长的原因之一。提示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人类的病理生理状态,但由于狨猴体型较小,不能像羊那样容易施行外科手术,且价格较贵,限制了该模型的应用范围。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