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氯化汞肾病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重在25-30g的成年雄性小鼠,将0.125g/L的Hg2+溶液经由尾静脉注射给小鼠,注射量为10ml/kg体重,约为1/4LD50。注入HgCl2溶液后,等待预定时间片刻后,取出小鼠肾脏,通过生理盐水洗净后,进行肾脏脂质过氧化物(LPO)值和汞、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同时,取部分肾组织标本加入固定液进行固定,随后进行石蜡包埋,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并通过光镜下观察。
(2)模型特点 经过注射氯化汞实验后,模型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最高升幅出现于注射后的第一天,而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在注射后逐渐降低,但仍持续高于正常小鼠。注射氯化汞后模型小鼠肾脏LPO值显著升高,小鼠肾脏中汞、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浓度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还显示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在组织切片观察方面,注射1天后,模型小鼠肾组织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部分细胞坏死,同时,有些肾小管明显扩张,其管腔内可见大量蛋白管型。
(3)比较医学 在临床上,误服氯化汞可导致急性腐蚀性胃肠炎和坏死性肾病。研究显示,误服氯化汞后,患者会出现无尿、含氮代谢终末产物潴留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本实验采用直接静脉注射氯化汞的方式,将其引入小鼠血循环,这会促使模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以及明显的蛋白管型。此外,实验发现氯化汞具有明显的肾脏毒性,可诱发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加剧,进而导致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障碍,这些表现可能是氯化汞引发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