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
点 击 解 答 ![]() |
(1)复制方法 本实验使用6~8周龄的ApoE基因缺陷小鼠(品系 C57BL/6J),雌雄各半,体重约18~20g,饲以含ω(脂肪)=21%、ω(胆固醇)=0.15%的“西方类型膳食”饲料(60CO灭菌照射处理),并将它们放在2级饲养条件下,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为50%。我们在动物的眼眶处采血,抗凝分离血清,以进行血脂检测。我们在小鼠20周时将它们处死,并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它们的心脏及主动脉,使用10%甲醛进行固定。经过20周的饲养,小鼠主动脉根部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明显增厚,内皮下巨噬细胞聚集,可见较多的泡沫细胞和纤维帽形成。随着饲养时间的继续,达到了饲养13周后,病变进一步加重,HE染色主动脉根部可以看到明显的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泡沫细胞、脂质核心明显,纤维帽变薄,局部可见巨噬细胞聚集,血管中膜结构严重破坏,脂质侵蚀,萎缩及钙化,显示出易损斑块的特征。此模型也可饲以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16周,16周后血清脂质水平升高,主动脉窦瓣膜、冠状动脉等部位均形成典型的含有大量泡沫细胞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模型特点 ApoE基因缺陷小鼠在饲喂高脂饮食后,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等部位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此模型动物ApoE基因缺陷小鼠有着遗传背景明确、繁殖力强、脂质代谢和斑块与人类相似等特点。同时,这种小鼠个体较小,用药量较少,易于饲养和操作,因此是适合于筛选抗As药物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整体动物模型。
(3)比较医学 通过使用ApoE基因缺陷小鼠这一模型,我们能够自发地形成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后,血总胆固醇水平在3~5g/L,与人类高脂血症的胆固醇水平较为接近。与此相比,常用的高脂、高胆固醇饲喂后动物总胆固醇水平有的高达7~10g/L。此外,模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包括脂质条纹到有纤维帽覆盖的成熟斑块等各个阶段,与人类As斑块类似,因此是目前研究As斑块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