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兔感染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0 10:33:47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离乳兔对大肠杆菌侵袭性致病菌(EHEC)并不敏感,因此常常使用几日龄(3日龄居多)的乳兔构建EHEC感染模型。在动物模型中第一次观察到EHEC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

(1)感染方法:在Ritchie等人的研究中,使用了2日龄的新西兰大耳白作为实验对象,每个窝的兔子随其母兔独立饲养,3日龄时采用灌胃的方式给予EHEC菌株。

(2)感染剂量:接种浓度为每90克动物体重5×10的8次方个菌株。离心后使用消毒的PBS(pH7.2)重悬活菌,并调整浓度至每毫升10的9次方个菌株。

(3)结果:接种后2至3天,兔子出现腹泻症状,肛门充血隆起,会阴部被液态的粪便污染。经使用潜血检测试纸检测,粪便中未发现潜血。尽管有严重的腹泻,所有兔子体重未出现下降,而是在实验进行中不断增加。第7天时,体重甚至达到实验前体重的2倍。即使将实验周期延长至14天或将接种浓度调整至每毫升10的10次方个菌株,都未观察到动物死亡。接种后2天解剖检查发现,感染EHEC的兔子的盲肠和结肠膨胀,并充满不成形的粪便和液体。通过口服接种EHEC,所有远端小肠和大肠都能够被细菌感染,感染后7天,细菌数量增至每克组织10的8次方个(包括回肠、盲肠和结肠),粪便中检测出的细菌数量最高,超过每克粪便10的9次方个细菌。尽管EHEC感染的兔子与PBS处理的对照组兔子同笼饲养,但很少见到交叉感染事件。

大肠杆菌侵袭性致病菌(EHEC)感染兔子的病理变化主要出现在结肠,主要表现为化脓性结肠炎和血管充血,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中结肠和远端结肠。与对照组相比,EHEC感染动物的中结肠和远端结肠内的嗜异染细胞(the lapine neutrophil analogue)、单核细胞数量增多,水肿充血明显。炎细胞主要聚集在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和黏膜固有层,有些炎细胞延伸到黏膜下层。

透射电镜的结果发现,感染EHEC的兔子在感染后3天出现A/E损伤,并有EHEC黏附在结肠黏膜上。在细菌黏附的位置,上皮细胞的微绒毛消失,引起微绒毛的缺损。EHEC感染还能诱导幼兔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隐窝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蛋白减少。这些效应目前被认为主要是Shiga毒素(Stx)的作用结果,因为使用纯化的Stx灌胃可以产生相同的病理改变。通过幼兔的感染模型还发现,eae和tir是细菌定殖和迁移所必需的。幼兔模型的缺点在于无法模拟微血管病或是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这可能是由于16日龄之前幼兔不表达Stx受体Gb3。在实验中未观察到兔子的肾和脑组织有明显的异常情况。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