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四氯化碳诱发肝衰竭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2 16:21:33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复制方法  可采用成年雄性大鼠灌胃给予40%CCl4油溶液10ml/kg体重,或成年犬腹腔注射50%CCl4油溶液0.9ml/kg体重的方法进行。给药后应及时观察动物毛色、食欲、活动等一般状况,并记录其死亡时间。同时进行定时或动态抽取血液制备血清以进行肝功能检测,并摘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大动物,还可以进行肝脏B超及脑电图等检查。

(2)模型特点  该模型中,给大鼠灌胃CCl4后12小时,其活动开始明显减少;24小时时,出现精神极度萎靡、食欲不振、抵抗能力降低、毛发粗糙不整、尿液呈现黄色等现象。同时,血清中的ALT和TBIL显著上升,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大片状坏死,坏死区域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小叶结构消失,无纤维增生和肝细胞再生结节。在48小时时,模型动物死亡率达85.7%。对于实验犬模型,则在注药2小时至3天内均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呕吐,缺乏食欲,只能喝水,活动明显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之后会出现软瘫、浅昏迷等症状,并可能出现高热、消化道出血和黄疸等重症状。注药3天时,模型动物血清中ALT、TBIL、NH3和PT的含量均呈现进行性升高或延长,而GLU则逐步下降。此时进行脑电图检查会发现广泛性慢波、Q波、δ波和三相波,而B超检查也发现其肝脏有不同程度的体积缩小。在48小时至96小时期间,模型动物死亡率更高,达到73.0%以上。 死后病理检查常规发现模型动物肝脏体积缩小、包膜皱缩、色泽欠均匀,而肝细胞则大片溶解坏死,血窦扩张,充满红细胞,小叶周边的血管区有小量肝细胞发生变性和淤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淋巴细胞较多,但肝细胞并未出现明显增生。

(3)比较医学  CCl4是一种经典的药物性肝损伤毒素之一。其主要被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谢,释放出三氯甲基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的膜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引发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溶性酶的大量渗出,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并引发肝脏衰竭。根据CCl4的代谢和肝毒性机制可复制不同的肝损伤模型,其中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是其技术关键。对于复制急性肝衰竭模型,往往采用大剂量一次性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的方法。灌胃给药时,CCl4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腹腔注射则具有吸收面积大、吸收快且完全的优势,吸收后主要进入门静脉循环,先抵达肝脏。在动物选择上,采用啮齿类动物灌胃给药的情况较多,而对于大动物,则优先考虑腹腔或者静脉注射这种方法。尽管CCl4复制肝衰竭模型价格低廉,实验操作比较方便,可复制性也很强,但其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是因其产生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而损伤细胞膜,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最容易被损害,与人类肝细胞坏死的组织特点不甚相似。另外,给予大剂量的CCl4注射,会因肝脏难以完全代谢药物而损伤其他脏器,尤其是肺和肾脏。需要注意的是,在该模型中,很难观察到有深度肝昏迷的临床征象。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