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

第三方检测机构食品检测/材料检测/科研测试

咨询电话: 400-635-0567

高脂饲料诱发脂肪肝模型

首页 > 业务领域 > 其他分析测试 浏览: 发布日期:2023-05-22 17:08:34

检测项目报价?  解决方案?  检测周期?  样品要求?(不接受个人委托)

点 击 解 答  

(1)改写方法  为了建立脂肪肝模型,可以选择成年大鼠或家兔,并通过给予高脂饲料来进行造模。以大鼠为例,每日喂养含有2%胆固醇、10%猪油、0.3%胆酸钠的高脂饲料,持续8周,或以家兔为模型,每日喂食含有1%胆固醇、10%猪油以及高胆固醇饲料80mg/kg体重的高脂饲料,持续12周。模型建立完毕后,可以采样全血和肝组织,测定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的TC、TG、FF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量肝组织中酞基辅酶A氧化酶(AOX)的表达,并对肝脏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

(2)模型特点  脂肪肝是肝脏脂质代谢紊乱的结果。在高脂饲料的作用下,模型大鼠和家兔的血清TC、TG、FFA、AST、ALT呈上升趋势,而肝组织中的TC、TG、FFA含量也随之增加,同时AOX的表达也相应上升。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发生了全小叶脂肪变性,形成了大泡性脂肪变,并伴有大囊泡融合形成的脂囊。脂变肝细胞以中央静脉周围最为明显。除此之外,小叶内炎症也是相当普遍的,主要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在组织形态上,还可见到点状、灶状、碎屑样坏死等不同病变形态。模型家兔的肝脏系数、血清TC和肝组织GSH- Px、MDA水平升高。肝脏肿胀,表面呈黄白色,油腻,肝组织有变性和坏死,肝小叶排列紊乱,肝索结构也紊乱,甚至出现纤维组织轻度增生、中央静脉间有红细胞堆积等情形。

(3)比较医学  脂肪肝是一种与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的肝脏损害疾病。在正常情况下,肝脏是通过吸收食物中的脂质,用于合成三酰甘油、胆固醇和磷脂以及糖脂等物质,并将其与特异性的载脂蛋白结合后分泌到血浆中。当脂肪源源不断地从饮食或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超过了肝脏的脂质代谢能力时,脂肪开始在肝细胞内堆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本模型通过长期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模拟了脂肪肝的发生过程。高脂饲料通常是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脂肪食物,如猪油、胆固醇等。为了使病变快速形成,还可以附加其他因素,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物质。模型动物主要选用大鼠和家兔,由于大鼠有饲养方便、抵抗力强、食性与人类相似等优点,因此是进行脂肪肝模型研究的首选动物。相比之下,家兔因其对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率高、血中脂质清除率低等的特性,虽然模拟的脂肪肝与人类相似,但动物抵抗力较弱,容易继发感染,这是其不足之处。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 北检院仪器展示